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三重措施预防为基础,联合非阿片镇痛药复合静脉全麻在行鼾症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鼾症手术男性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吸入麻醉组(inhalation group, IHLA组)和静脉麻醉组(intravenous group, TIVA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三重措施预防恶心呕吐,IHLA组采用以舒芬太尼为基础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TIVA组以氯胺酮和右美托咪定镇痛基础上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评估两组病人恶心呕吐危险系数,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6~8 h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 PACU)及病房24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补救用药用量。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恶心呕吐风险评分、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期补救用药量人数无显著差异(P>0.05);IHLA组在PACU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9.5%,TIVA组发生率为18.9%,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IHLA组病房24 h恶心呕吐严重程度高于TIVA组,两组术后需要补救应用抗呕吐药物用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三重措施预防为基础,与吸入麻醉相比,非阿片类镇痛药复合静脉麻醉可以减少肥胖病人鼾症手术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降低围术期风险,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联合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骨科住院部收治并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08例,按镇痛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股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股神经阻滞联合帕瑞昔布。比较两组静息及活动状态下术后VAS评分、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静息及活动状态下,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膝关节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两组CD4~+较麻醉前均显著下降(P均0.05);术后72 h,两组CD4~+、CD8~+及CD4~+/CD8~+较麻醉前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观察组术后72 h CD4~+比对照组高(P0.05),而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临床效果好,利于保护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促进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线粒体复合体活性对大麻素CB1受体选择性激动剂ACEA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氧糖剥夺组(OGD)、ACEA+OGD组和溶剂(Vehicle)+OGD组,分别检测各组神经元损伤程度和线粒体复合体Ⅰ、Ⅱ和Ⅳ的活性。为进一步证实线粒体复合体活性对ACEA神经保护的影响,将原代大鼠皮层神经元分为5组:对照组(Control)、氧糖剥夺组(OGD)、ACEA+OGD组、线粒体复合体Ⅰ抑制剂(rotenone)+ACEA+OGD组和线粒体复合体Ⅱ抑制剂(TTFA)+ACEA+OGD组,检测和比较各组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情况。结果:在OGD后24小时,ACEA明显增加神经元活性,减少LDH释放,降低神经元凋亡率(P0.05),改善OGD损伤后线粒体复合体Ⅰ和Ⅳ的活性(P0.05),而对复合体Ⅱ的活性没有影响;rotenone可以部分逆转ACEA的神经保护作用(P0.05),但TTFA却没有这一作用。结论:ACEA可以诱导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是与改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丁晓英  袁浩峥  薛荣亮  韩新生 《生物磁学》2013,(24):4691-4693,4686
摘要目的:探讨局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环状脱垂痔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154例环状脱垂痔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B组患者在局麻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安全性。结果:B组患者术后15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和8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B组患者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且B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局麻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脱垂痔麻醉效果好,具有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和疼痛程度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在无水乙醇治疗儿童先天性周围血管畸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无水乙醇治疗周围血管畸形儿童5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组(M组)和丙泊酚持续输注组(P组),M组以咪达唑仑和氯胺酮基础下全麻,P组采用芬太尼镇痛基础下丙泊酚持续静注全麻,观察并记录入室(T_0)、麻醉诱导后5 min(T_1)、手术开始后30、60、90 min(分别为T_2、T_3、T_4)、拔管后5 min(T_5)的MAP与HR,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并记录BIS40次数、平均注射无水乙醇量、术中输液量、苏醒时间及苏醒后5 min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s,VAS)、Ramsay镇静评分结果。结果:(1)与M组相比,P组MAP(T_2~T_54个时间点)、HR(T_1~T_55个时间点)和BIS值(T_3和T_42个时间点)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指标其余时间点两组患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M组患儿相比,P组BIS值40的患儿例数以及应用阿托品和麻黄碱例数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平均无水乙醇注射量比较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M组相比,P组患儿全麻苏醒拔管后5 min VAS评分显著降低,Ramsay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下全麻应用于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儿童周围血管畸形,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且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