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02 HERMANN EMIL FISCHER(1852-1919,德国柏林大学)他在糖和嘌呤衍生物合成上的特殊贡献得到认可。 1907 EDUARD BUCHNER(1860-1917,德国柏林农业大学)因为他的生物化学研究和发现无细胞发酵现象。 1915 RICHARD MARTIN WILLSTATTER(1872-1942,德国慕尼黑大学)因为他在植物色素,特别是叶绿素方面的研究。 1918 FRITZ HABER(1868-1934,德国 Kaiser-Wilhelm研究所)因为他发明了工业合成…  相似文献   
2.
胡伶莉 《生命科学》2002,14(6):383-384
2002年10月7日,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宣布,将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悉尼·布雷内、罗伯特·霍维茨和约翰·苏尔斯顿,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调节”。  相似文献   
3.
1901—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建荣  胡伶莉  伍宗韶 《生命科学》2001,13(6):288-289,F003
今年是诺贝尔科学奖设立100周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92次,有175位科学家获此殊荣,每次授奖平均人数为1.90人。 根据“1901~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项目”的数据,对其进行以下六个方面的统计与分析。1 研究成果分类统计 据张田勘先生在“诺贝尔医学奖的百年”(《世界科学》2000年第8期)一文中提出的“百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三个特点对其进行统计看出(表1,封三:图1、图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创造性成果医学研究占57.70%;攻克和预防人类重大疾病并有效地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  相似文献   
4.
5.
胡伶莉 《生命科学》2003,15(3):189-191
以基因组研究为标志的生命科学的突破与飞速发展以及在研究经费上的巨大需求,促使各国都在思考如何提高科研的水平与效率。科研改革一时成为时髦的话题。《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杂志近来做了一些报道。本文谨在此做一  相似文献   
6.
胡伶莉 《生命科学》2004,16(6):412-412
英国<自然>杂志在2004年8月5日报道了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弗兰西斯·克里克逝世的消息,深切怀念他在生物学领域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克里克的两位合作工作者:左旋螺旋发现者亚历山大·瑞特(Alexander Rich)和查尔斯·F·史蒂文(Charles F Stevens)回忆了克里克的科研历程及贡献.本文编译部分内容以表示对克里克博士的敬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