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草莓的生物技术研究始于60年代,但进展缓慢,进入20世纪9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草莓的生物技术研究包括花药培养、茎尖培养、叶片和匍匐茎培养和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3.
干旱、盐渍是造成农作物产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的抗盐性相关基因克隆及转耐盐性基因植物研究方面进行简单的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程林梅 《植物学报》1998,15(6):70-72
用0.01 mol/L CaCl2浸种和喷叶的棉花幼苗,在土壤干旱条件下,叶片水势、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SOD和CAT活性降低幅度低于对照;MDA含量和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增加幅度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草莓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草莓的生物技术研究始于 6 0年代 ,但进展缓慢 ,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草莓的生物技术研究包括花药培养、茎尖培养、叶片和匍匐茎培养和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部分地区土地盐碱化的日益严重,对作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因此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耐盐碱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对改善作物的生存能力和生态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来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的Na+ /H+逆向转运蛋白的基因(vacuolar Na+/H+ exchanger or antiporter,简称NHX、NHE或NHA),对普那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cv.Puna)植株进行了遗传转化。经抗生素筛选以及针对TaNHX2基因的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获得了28株转TaNHX2基因的普那菊苣植株。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普那菊苣野生型和T0代种子、愈伤组织和幼苗生长情况胁迫的研究,结果表明:转TaNHX2基因普那菊苣植株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比野生型明显提高。在300 mmol/L NaCl胁迫下转基因植株种子的出芽率、外植体出愈率和分化率是野生型植株的2-4倍,而500 mmol/L NaCl浓度为野生型和转基因外植体能否生长的临界点。在此临界值下野生型外植体或不能形成愈伤组织、或幼苗不能正常生根、或已生根幼苗不能正常成长,而转基因外植体可以继续形成愈伤组织并正常生根生长。同时对500 mmol/L NaCl胁迫下野生型和转基因普那菊苣幼苗其体内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氢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植株的MDA含量降低了1-3倍,POD活性提高了1-3倍,SOD活性提高了2-3倍,分析发现普那菊苣的耐盐性与其体内的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氢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玉米中目的基因的遗传表达及其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花粉介导方法将几丁质酶基因和潮霉素基因导入玉米(Zea maysL.)自交系海92-1中,以筛选抗玉米丝黑穗病的转基因品种.对转化植株及其后代植株的PCR、Southern blot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已导入转化植株并整合到其基因组中,且能够稳定遗传.ELISA分析证明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可高效表达,表达产物量在9.8~16.3 ng?g-1鲜叶左右.统计分析显示,目的基因产物表达水平与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5,P<0.01).接种病毒鉴定结果揭示转基因株系的抗病性比对照提高3~4级.结合农艺性状筛选,选育到401、403这2个抗丝黑穗病且其它农艺性状优良的转基因纯合株系.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条件下谷子抗旱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分胁迫条件下谷子抗旱生理特性的研究程林梅阎继耀张原根张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太原030031)STUDYONDROUGHTRESISTANT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FOXTAILMILLETUND...  相似文献   
9.
10.
基因型和激素浓度对大豆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采用8个大豆基因型,比较了NAA激素浓度对大豆下胚轴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的基因型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均能形成愈伤组织 ,但不同基因型由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频率有很大差异,供试的8个品种中,在NAA浓度为0.1-0.5mg/L的培养基上,汾豆33号表现出较高的再生率,达50%;晋豆19号次之,为42%;而晋旱125则较低,仅19%。较合适的培养条件是:下胚轴在B5+NAA 0.3mg/L KT1mg/L 3%蔗糖,可高频率地诱导出愈伤组织并直接分成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