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探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及其与年龄相关变化之间的关系,对不同年龄段昆明白小鼠卵母细胞进行了生发泡(GV)移植研究。应用显微操作和电融合技术,将6~8周龄小鼠GV期卵母细胞分别与6月龄9、月龄和12月龄小鼠GV期卵母细胞进行GV互换,所形成的6种GV-胞质体复合体的融合率(89.7%~95.6%)和6种重组卵母细胞的成熟率(83.5%~88.2%)并不因小鼠年龄的改变而有所变化。成熟的6种重组卵母细胞经体外受精后,形成原核期胚和2-细胞期胚的比率(分别为80.0%~87.3%和42.7%~50.9%)并不因不同年龄小鼠卵母细胞GV互换所带来的细胞质或细胞核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启动子的以下特点:(1)启动子区域有一些一致序列,但对于不同的启动子,一致序列在个别碱基上会有所改变,具有多样性;(2)一致序列的位置并不固定,总是在某个范围内波动;(3)大部分的真核生物启动子都和CpG岛有关。提出了一个新的启动子预测方法,即采用了一种新的统计建模策略,并首次提出了区间位置权重矩阵(IPWM)概率模型。大规模序列测试结果表明,新的启动子预测系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骡不育以及个别母骡偶然生育的现象。历来存有争议,认为因亲本染色体歧异导致杂种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理论,否认骡生育的事实,而为母骡生育提出解释的理论则认为一定是母骡产生了只含单一亲本染色体组的卵子,回交后代已回归为马或驴,但是一些新的研究却证明,事实与上述理论都存在明显矛盾,为了进一步探讨种间杂种生殖隔离现象的遗传机理,本研究采用性成熟公骡的睾丸为材料,制备组织切片和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标本进行观察。发现个别性腺发育较好的个体虽然减数分裂存在大量异常,但确有少数精母细胞完成了减数分裂并产生精子,在骡的精母细胞内,发现有与马的联会复合体相似的线段状物,电镜下可辨其某完成了减数分裂并产生精子,在骡的精缚产细胞内,发现有与马的联会复合体相似的线段状物,电镜下可辨其某些片段呈双线性结构。据此结构对杂种不育的传统理论进行了讨论,认为应综合考虑杂种的异源染色体和异源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作用的双重影响,来认识和理解杂种不育多样性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