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适合八年制医学生教育特点的临床诊断见习教学模式,提高八年制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法:根据八年制医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分时段讲解式授课、以典型病例为核心的CBL教学法及临床实践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诊断学见习课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结果:八年制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适合八年制医学生临床诊断见习教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患病过程中血清IL-2、IL-8、TNF-α、IFN-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筛选的AA患者40例,其中急性患者(AAA)20例,慢性患者(CAA)20例,随机抽取20例健康人,对比监测60例目标病例的血清IL-2、IL-8、TNF-α、IFN-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AA组患者中AAA的各项细胞因子CD3+、CD4+、CD4+/CD8+检测结果较CAA患者波动较大。AA患者的血清IL-2、IL-8、TNF-α、IFN-γ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员平均值。AA患者的CD4+、CD4+/CD8+低于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员平均值,CD3+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障患者发病过程中同时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和体液免疫机制异常两种情况,且变化规律与疾病轻重缓急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4.
虽然酵母细胞絮凝的确切机制至今尚无定论,但已克隆了多个与絮凝相关的基因,如FLOI、FLO5、FLO11等[1-3].这些基因的表达可以赋予非絮凝酵母细胞以絮凝能力.酵母细胞的絮凝特性在酿造工业、固定化酶、精细化工和物生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4,5].从一株强絮凝酿酒酵母菌株中克隆到一个约4.3kb的NDA片段,酵母转化实验证明该DNA片段能够赋予非絮凝酵母菌株以絮凝能力[6].本文简要报道对该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HBV Pre-S1与DNA及其他血清学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前S1抗原、HBV-DNA与其他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HBeA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DNA的含量,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PreS1Ag、HBsAg和HBeAg。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成组设计资料,率比较采用配对的χ2检验,结果的关联性采用独立性的χ2检验。结果以HBV-DNA1.000E+03Copy/ml为阴性组;HBV-DNA≥1.000E+03Copy/ml为阳性组。600例HBs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中241例HBV-DNA阳性,283例Pre-S1阳性。其中241例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阳性222例,阳性率为92.12%。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的Pre-S1阳性率(16.99%)。经配对的差异性检验P=0.000(确切概率)。经独立性检验,χ2=326.573,P=0.000。241例HBsAg、HBV-DNA阳性组,HBeAg阳性191例,Pre-S1阳性222例,其中191例HBeAg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185例,阳性率为96.86%。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Pre-S1Ag阳性率(61.67%)。经配对的差异性检验P=0.000(确切概率)。经独立性检验,χ2=28.511,P=0.000。结论 Pre-S1Ag与HBV-DNA阳性高度相关,有好的一致性和互补性,较HBeAg更敏感。可作为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的可靠标志,是反映HBV是否具有传染性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