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
(虫非)蠊种类繁多,我国已记录的有168种,隶属于11科48属。有些(虫非)蠊为住宅内常见的种类。根据它们的食性和习性看来,不仅为病原性细菌、病毒与原虫的传播者,同时亦为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与人类及畜、禽的疾病关系至为密切。在经济上,盗窃粮食,咬捐物品,造成很大的损失。此外,由(虫非)蠊爬过的食物与食具常沾染特殊恶臭气味和遗留下粪便,为人们所厌恶。它们的危害程度不下于蝇类。为此,作者于1960年1月—12月对于福州(虫非)蠊的种类及美洲大蠊的一般生活习性作了初步调查,借作今后消灭(虫非)蠊的参考依据。兹将一年来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调查方法与结果一、(虫非)蠊种类调查 1.种类:以诱捕法和翻搜法采获(虫非)蠊3,562只,经鉴定为9种,隶属于4科6属: (虫非)蠊科(Blattidae) (1)大蠊属(Periplaneta)4种:  相似文献   
2.
中华按蚊是我国疟疾和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其分布地区甚广,国内学者对此蚊研究较多。较早的有姚永政(1934)和李赋京(1934)及其同工者分别于南京与杭州对中华按蚊助生活习性特别是产卵与季节消长间题的报告。其次有胡梅基(1936)等于上海和林樑城等(1936—1937)于南京对该蚊活动时间与食血习性的研究。此后吴亮如  相似文献   
3.
福州地区蝇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乾章 《昆虫学报》1959,(6):555-563
福州地区的蝇类,最近陈桂光氏(1957)在市区作了初步调查,发现蝇类有13属18种,并报告了蝇类在不同捕集场所的分布与季节消长情况。可是对这个地区的广大郊区的蝇类情况还不了解,为了今后做好“除害灭病”工作,我们进一步在1957年1月至1958年3月间对福州的市区、郊区的蝇类的种别、季节消长、成蝇活动场所、滋生地及冬季活动情况等作了调查。现将结果扼要报导如下,以供灭蝇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福州地区白纹伊蚊一年生态观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乾章 《昆虫学报》1962,(4):357-362
本文系1959-1960年作者在福州地区进行的白纹伊蚊一年生态观察报告, 其主要结论有:(1)白纹伊蚊成虫的栖息场所很多, 在人房帐内、厨房、猪栏、客厅、郊野草丛等处都有采获。其月份消长, 自3月出现, 7-9月为高峰, 12月下旬消失。(2)成虫白昼活动时间在户外呈现两个峰, 一个峰在上午5-6时, 另一个峰在下午4-5时;室内活动高峰在下午1-5时。(3)幼虫孳生地分布甚广, 以雨后积水的容器为主, 其月份消长情况与成虫的月份消长是相一致的。(4)一般所见幼虫孳生地水色多略呈淡棕, 并常含有腐烂树叶及泥渣。发现幼虫孳生次数较多的孳生中的水的酸碱度为6.5-7.6, 总有机氮含量为6-20p.p.m.。(5)白纹伊蚊幼虫多数是单生, 少数与他种蚊幼或其他昆虫共同孳生。(6)白纹伊蚊是以卵越冬, 自12月半至2月底, 越冬期约二个半月。(7)对于白纹伊蚊与当地乙型脑炎的关系亦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