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明确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在湖北省钟祥市的发生规律,对小麦玉米轮作田粘虫成虫和幼虫种群的发生动态、粘虫雌蛾卵巢发育进度以及粘虫越冬虫量作了调查,分析了粘虫种群虫源性质。结果表明,钟祥市为1代粘虫多发区,其虫源为外地迁入的越冬代成虫,1代粘虫危害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羽化盛期在5月中下旬,羽化后以迁出为主。第2代粘虫发生量很小,羽化后基本全部迁出;在田间未调查到第3代粘虫幼虫,本区发现的第3代成虫可能为由北方南迁的过境种群;第4代粘虫发生量也很小,羽化后全部迁出,不在本区繁殖危害。在田间未调查到准备越冬的粘虫。  相似文献   
2.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甘蔗黑穗病是一种主要的甘蔗病害,易造成甘蔗严重减产;鼠李糖脂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可作为多种植物真菌病害的抑菌剂。【目的】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初步的抗菌机理。【方法】采用甘蔗黑穗病冬孢子萌发试验研究鼠李糖脂对甘蔗黑穗病冬孢子的抗菌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菌丝干重法对鼠李糖脂的体外抑菌试验进行检测;通过菌丝电导率的变化研究鼠李糖脂对甘蔗黑穗病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鼠李糖脂能显著抑制甘蔗黑穗病菌孢子萌发,其中2.0 g/L鼠李糖脂对甘蔗黑穗病冬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45.03%。鼠李糖脂能显著抑制甘蔗黑穗病菌双核菌丝体、单胞菌a和单胞菌b的生长。鼠李糖脂能使甘蔗黑穗病单胞菌细胞膜透性增加,与对照相比,2.0 g/L鼠李糖脂处理甘蔗黑穗病双核菌丝体0.5min后电导率升高了约9倍,处理单胞菌a30min后电导率提高了94.23%;0.1g/L鼠李糖脂处理甘蔗黑穗病单胞菌b30min后电导率升高了54.49%,随着浓度的增加,各处理电导率升高显著。【结论】鼠李糖脂对甘蔗黑穗病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有望为甘蔗黑穗病的防治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广东蔗区草地贪夜蛾为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东省蔗区普查了迁飞入侵性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发生情况,确认在广东省该虫除为害玉米外,也为害果蔗和糖蔗。粤北、粤西和珠三角蔗区均已发现危害,为害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玉米、果蔗、糖蔗。甘蔗受害主要集中在5~6片叶至拔节初期,而果蔗伸长期可能仍会受害。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田间监测,掌握蔗区该虫发生与防控情况,对该虫监测预警及防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甘蔗螟虫趋光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甘蔗螟虫具有趋光性,但不同种及性别之间对特定波长光的趋性差异没有详细研究。本文研究3种甘蔗螟虫的雌雄成虫对不同波长光波的行为反应,为该类害虫的灯诱防控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显示,条螟趋光率最高的3个波长为340 nm、460 nm、498 nm,趋光率分别为23.1%、18.2%、18.1%;二点螟趋光率最高的 4个 波长为498 nm、520 nm、380 nm、420 nm,趋光率分别为21.7%、17.2%、15.3%、13.2%;黄螟对各检测光源表现弱的趋光性,趋光率最高为9.2%(光波长582 nm)。3种螟虫不同日龄趋光性有强弱的差异,以3 d 趋光性最强,其次是1 d ,最后是5 d 。条螟、二点螟雌雄蛾趋光率有差异,雄蛾高于雌蛾;交配行为会降低螟蛾趋光率,条螟雄蛾交配前后降幅高达16.6%,已交配的条螟雌蛾则失去趋光反应;二点螟雄蛾交配前后降幅最高达21.7%,已交配的二点螟雌蛾趋光率也一样有较大幅下降,未交配的雌蛾与已交配的雌蛾同一波长的趋光率差异显著。条螟和二点螟主要趋光波长较接近,波段有较好的交集,诱虫灯的开发可以选择这2种虫趋光率较高的几个光波长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在湖北省钟祥市的发生规律,对小麦玉米轮作田粘虫成虫和幼虫种群的发生动态、粘虫雌蛾卵巢发育进度以及粘虫越冬虫量作了调查,分析了粘虫种群虫源性质。结果表明,钟祥市为1代粘虫多发区,其虫源为外地迁入的越冬代成虫,1代粘虫危害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羽化盛期在5月中下旬,羽化后以迁出为主。第2代粘虫发生量很小,羽化后基本全部迁出;在田间未调查到第3代粘虫幼虫,本区发现的第3代成虫可能为由北方南迁的过境种群;第4代粘虫发生量也很小,羽化后全部迁出,不在本区繁殖危害。在田间未调查到准备越冬的粘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