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5个尼罗罗非鱼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生产上应用的5个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品系的遗传背景进行本底调查,以期为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本文用19对微卫星引物对5个尼罗罗非鱼品系(苏丹品系、台湾品系、吉富品系、超雄品系Ⅰ和超雄品系Ⅱ)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计算并统计了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 PIC)、杂合度、遗传相似性系数、遗传距离等参数。结果表明19个微卫星位点在5个罗非鱼品系中共检测到113个等位基因,平均期望杂合度在0.578–0.692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473–0.628之间。5个尼罗罗非鱼品系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超雄品系Ⅰ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为贫乏。  相似文献   
2.
应用三系配套途径产生遗传上全雄莫桑比克罗非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性别三系配套可获得100%莫桑比克罗非雄鱼XY鱼,并指出生产上的应用技术关键就是实现原系XX♀、雄性纯合系YY和雄性纯合转化系YY♀之间的三系配套。对遗传上全雄鱼与生理上雄鱼人工控制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摇蚊马氏管和直肠多线染色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育观点观察了摇蚊成蚊马氏管、直肠细胞中的多线染色体,特别是第Ⅳ染色体自幼虫至成蚊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染色体在个体发育中的变化是有规津的,并与细胞的分化和活动密切相关的;染色体泡和多线分化反映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本文特别强调了研究双翅目昆虫消化道后部器官在发生遗传学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发育的角度,观察了摇蚊消化道各区域的细胞内多线染色体,并发现马氏管和直肠两区,从幼虫经过变态到成蚊,其染色体的多线结构和区域的起泡被保持下来。这就提供一种可能对摇蚊的发育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同染色体在结构与功能上变化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摇蚊发育除卵外可分为幼虫(共Ⅰ—Ⅲ个分期)、蛹前期、蛹和成蚊(又分早、晚  相似文献   
5.
莫桑比克罗非鱼性别生理遗传控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利用雌、雄鱼之间生长的差异性提高鱼产量,以莫桑比克罗非鱼作材料,对鱼类性别进行了人工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雌性激素(BE_(50))和雄性激素(ML_(30))能有效地控制当代鱼类生理上性别的相互转化;同时以生理遗传学的原理,通过遗传上♀×♀、♂×♂的特殊配种和“三系”配套的途径进一步控制了鱼类遗传上的性别,并证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性别遗传确定为XX♀-XY♂型。  相似文献   
6.
鱼类性别的人工控制研究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自然界中,鱼类雌雄个体是有差异的,有些雌鱼比雄鱼长得快,如鲤鱼、鲫鱼、草鱼等。有些鱼类恰好相反,譬如我国各地正在大量饲养的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和莫桑比克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这些鱼苗饲养到二、三个月以后,雄鱼就比雌鱼重一倍左右。因此,如何通过人工控制性别的途径获得生长快速的单性鱼并应用于生产,已成为水产科学上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经济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