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检测人质子感知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2A (G2A)和卵巢癌G蛋白偶联受体1(OGR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选取31例HPH患者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组(HPH组),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65.19 ±5.86)岁。同时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诊断标准和呼吸衰竭诊断标准,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NC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3.47 ±6.16)岁。心脏彩超计算HPH组肺动脉压力、进行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测,采集外周血检测G2A、OGR1基因mRNA表达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HPH组PaCO2较NC组明显增高(P<0.05),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o%)和1 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明显低于NC组(P<0.05)。HPH组外周血中G2A mRNA及TNF-α含量明显高于NC组(P<0.05)。OGR1 mRNA与NC组无差别。HPH组G2A mRNA及TNF-α表达与肺动脉压力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血细胞中质子感知受体G2A表达增加,TNF-α水平增加,G2A的表达和TNF-α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左旋精氨酸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内皮素-1(ET-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发病中的机制及左旋精氢酸(L-Arg)对HPH的治疗作用。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C组)、低氧组(HP组)、低氧左旋精氨酸治疗组(LT组)。后组每日低氧前给予200mg/kg L-Arg。于低氧21d检测运动血流动力学,肺组织NO、ET-1含量,肺动脉内皮cNOS含量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氧时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和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相关受体和炎症因子表达,并检测HMGB1对两种细胞增殖、迁移活性的影响。方法:低氧(1%氧浓度,Hypoxia组)及常氧(Control组)条件下培养HPASMC和HPAEC,RealTime-PCR检测两种细胞HMGB1、TLR2、TLR4、TLR9、RAGE、CD24、IL-6 、TNF-a和CXCL8 mRNA等受体和炎性因子的表达。MTS法观察不同浓度HMGB1对HPASMC和HPAEC增殖的影响;划痕法观察HMGB1对HPASMC和HPAEC迁移的影响。结果:Hypoxia组HPASMC、HPAEC中HMGB1及RAGE mRNA表达量较Control 组明显升高(P<0.05及0.01);Hypoxia组HPAEC中CD24及HPASMC中IL-6 mRNA表达明显增高(P均<0.05)。MTS结果显示在345 pmol/L 剂量下 HMGB1明显抑制HPAEC的增殖(P<0.01),而对HPASMC增殖无影响。划痕实验示HMGB1对HPASMC和HPAEC迁移无明显影响。结论:低氧诱导HPAEC、HPASMC 产生HMGB1;HMGB1通过抑制HPAEC增殖引起内皮屏障功能障碍;而低氧进一步刺激HPASMC产生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4.
基于特定遗传机制而发生的生物演化过程是生命本质所在,是一个能引起争论和激励思维的研究领域。我国帽天山页岩动物群保存的“中间环节”化石不仅为揭示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等重大生物类群起源和早期演化之谜提供可供追溯的实证,而且可能成为探索基因调控机制演化与形态发生的模型动物。生物发育调控基因及其调控机制的变化是导致形态变异的根本原因。因此新的研究领域——演化发育生物学的产生使地质学和生物学联合研究动物起源和演化机制以及某些调控基因的起源和演化成为可能。本研究依据古生物学新的化石发现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最新提出的关于节肢动物头、眼柄、前附肢的原型及其演化模式,分析其对演化发育生物学的影响和启示,并尝试为发育生物学提出新的前瞻性研究课题。因此,早期节肢动物化石的研究不仅将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融为一体,而且为发育生物学基因层面研究和古生物学演化层面研究的融合找到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MSCs、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标记MSCs细胞。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C组)8只、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组(HPH组)8只,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MSCs组)24只,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同时携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SCs移植组(VEGF+MSCs组)24只。采用常压间歇低氧法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干细胞转染并行干细胞移植。观察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小动脉形态结构改变,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干细胞移植7d,14d,28d时腺病毒转染荧光标记的MSCs在肺小动脉分布及表现。结果:NC组28d时mPAP(mmHg)为15.5±1.5,而HPH组、MSCs组及MSCs+VEGF组分另q为26.1±1.9、21.6±2.7及20.1±2.9,均明显高于NC组(P〈0.01),但MSCs组及MSCs+VEGF组较HPH组明显下降(P〈0.01),MSCs组与MSCs+VEGF组无明显差别。NC组28d时RVHI为0.28±0.02,而HPH组、MSCs组及MSCs+VEGF组RVHI分别为0.43±0.07、0.34±0.03及0.35±0.01,均明显高于NC组(P〈0.01),但MSCs组及MSCs+VEGF组较HPH组明显下降(P〈0.05),MSCs组与MSCs+VEGF组无明显差别。HPH组28d时,肺小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管腔明显狭窄、闭塞,内皮细胞不完整,而MSCs组血管壁较HPH组变薄,管腔通畅,内皮细胞完整性改善,MSC8组及MSCs+VEGF组的表现改变不明显。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改善肺小动脉血管重塑,从而部分逆转HPH的进程;而将VEGF与MSCs联合移植并未提高单纯MSCs移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