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明确香橼柠檬园中,捕食螨及叶螨发生动态,明确天敌捕食螨对叶螨的自然控制作用。【方法】定期定点,在果园中采用振落法统计捕食螨和叶螨数量;田间采集叶片室内统计柑橘瘿螨数量;盘拍后采集捕食螨标本,室内玻片鉴定捕食螨种类。【结果】在不使用化学杀螨剂的香橼柠檬园中,植绥螨科种类是香橼柠檬树上天敌捕食螨中的优势种类;植绥螨科中的优势种类是纽氏肩绥螨Scapulaseius newsami;纽氏肩绥螨种群在田间可以保持稳定的增长;镰螯螨科种群受环境影响较大,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和柑橘瘿螨Phyllocoptes oleiverus相似。【结论】在不使用化学杀螨剂的香橼柠檬园中,捕食螨种类丰富,自然天敌可以有效的发挥对柑橘全爪螨Panonchus citri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昆虫抗药性监测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论述了昆虫抗药性监测与检测技术的研究概况,扼要地介绍了生物检测法、神经电生理检测法、生物化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这些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理论的发展和试验技术的进步,为早期监测和检测昆虫抗药性提供了更多快速可行的方法,使昆虫抗药性监测与检测技术的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在黄淮海夏玉米区释放米蛾卵繁育的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防治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可行性,本试验在室内组建了玉米螟赤眼蜂在亚洲玉米螟卵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的基础上,在河南省鹤壁市滑县测定了玉米螟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筛选出了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释放密度和释放方法。结果显示,米蛾卵繁育的玉米螟赤眼蜂在亚洲玉米螟卵上的净生殖力R0为9.8240,单雌平均产雌率R0'为12.6256,2013年在河南省鹤壁市滑县释放玉米螟赤眼蜂能使亚洲玉米螟虫口密度减退73.91%,释放密度为2.25×105头/hm2。2014年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采用传统的人工挂卡和新型的无人机释放玉米螟赤眼蜂,亚洲玉米螟虫口密度减退54.55%-68.16%。结果表明,在黄淮海夏玉米区释放米蛾卵繁育的玉米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观察测定了桔小实蝇幼虫生长发育过程中血淋巴蛋白种类和血细胞的变化以及前裂长管茧蜂的寄生行为对桔小实蝇幼虫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日龄桔小实蝇幼虫的血细胞浓度随着虫龄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由2龄的16.53×106cells/mL,到3龄的30.14×106cells/mL直至蛹前期的35.94×106cells/mL,但血淋巴蛋白种类没有明显变化。和未寄生幼虫相比,寄生后的幼虫各类型血细胞的浓度均下降,但差异均不显著;血淋巴蛋白种类无明显增减,但浓度有所变化;寄生4 h后血淋巴蛋白质浓度显著降低,接近22 h时升高,至化蛹前期浓度再次下降;寄生行为使幼虫的发育历期从8 d延长至9~11d;4日龄幼虫在被寄生后的第4 d起体重显著高于未被寄生的桔小实蝇幼虫。  相似文献   
5.
应用扫描电镜(SEM)对桔小实蝇本地寄生蜂长尾全裂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Ashmead)雌成虫的产卵器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长尾全裂茧蜂的产卵器由2根产卵鞘和产卵针两部分构成,产卵鞘上分布有倒钩状组织.在产卵器上共有7种感器,分别为B(o)hm鬃毛、毛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Ⅱ、钟形感器Ⅰ、钟形感器Ⅱ、表皮刺和分泌毛孔.并对各个感器的形态、分布及生理功能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丁氟螨酯是一种新型酰基乙腈类非内吸性杀螨剂,对害螨的各个螨态都有很高活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评价了丁氟螨酯对二斑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合理用药和二斑叶螨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丁氟螨酯对二斑叶螨成螨与卵的致死中浓度、雌成螨产卵量、各螨态存活率以及各发育历期的影响。【结果】经丁氟螨酯处理后,二斑叶螨日均产卵量和总产卵量下降,各螨态发育历期延长;LC70、LC50、LC30剂量处理二斑叶螨雌成螨后,每雌日均产卵量为(2.09±0.17)、(3.02±0.22)、(3.39±0.13)粒,每雌总产卵量为(29.29±2.31)、(42.32±3.01)、(47.41±1.77)粒,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P<0.05,df=3);不同剂量处理二斑叶螨卵后,各螨态发育历期的延长程度不同,但成功孵化的卵能完成发育历期,LC 70剂量延长卵历期至(4.45±0.07)d、前若螨历期至(2.75±0.04)d、后若螨历期至(2.61±0.05)d和总历期至(12.53±0.18)d,LC 50剂量延长前若螨历期至(2.52±0.08)d、后若螨历期至(2.67±0.09)d和总历期至(12.22±0.18)d,LC 30剂量延长前若螨历期至(2.45±0.06)d和总历期至(11.53±0.08)d,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P<0.05,df=3)。【结论】丁氟螨酯能对二斑叶螨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影响,降低二斑叶螨的产卵能力,抑制卵孵化,延长发育历期,从而降低二斑叶螨种群的发育速率,对该螨的种群控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J.E. Smith)卵寄生效果,室内组建了螟黄赤眼蜂在草地贪夜蛾卵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调查统计了释放螟黄赤眼蜂后田间草地贪夜蛾卵的寄生率和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并分析了释放距离对寄生效果的关系。结果显示,螟黄赤眼蜂在草地贪夜蛾卵上的净生殖力R0=10.8407,内禀增长率rm=0.2220,周限生长率λ=1.2486,单雌平均产雌率R0′=13.8877。放蜂区草地贪夜蛾卵块寄生率64.44%,卵粒寄生率35.42%,显著高于对照区,释放赤眼蜂第7天田间草地贪夜蛾虫口减退率58.92%,防效50.50%。释放距离为5 m内螟黄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卵寄生效果的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螟黄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卵有较高的寄生效能,田间释放螟黄赤眼蜂对草地贪夜蛾卵具较高的寄生率和明显的幼虫虫口减退率,释放螟黄赤眼蜂对降低草地贪夜蛾虫源基数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桔小实蝇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概括了国内外对桔小实蝇起主要控制作用的主要天敌种类,论述了桔小实蝇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的利用;病原微生物中真菌、线虫、共生菌等的利用;对桔小实蝇具有引诱作用的水解蛋白、化学物质和植物次生物利用;桔小实蝇不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并讨论了今后持续控制桔小实蝇中生物防治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桔小实蝇持续控制提供生物防治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环境因子对球孢白僵菌侵染桔小实蝇致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了温湿度、紫外线及常见杀虫剂等环境因子对球孢白僵菌B6菌株侵染桔小实蝇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31℃的温度范围内,B6菌株对桔小实蝇成虫、蛹与老熟幼虫均有致病力。在19℃-25℃条件下,桔小实蝇上述三种虫态的死亡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在28℃和31℃温度条件下,桔小实蝇的死亡率则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1.8&#215;10^8孢子/ml浓度条件下,成虫在25℃温度条件下的致死中时LT50为6.6d,在31℃的LT50为30.2d。在不同温度条件下,B6菌株对桔小实蝇成虫的致死中时差异较大。湿度越大,球孢白僵菌致病力越强,桔小实蝇的死亡速率越快。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率随着紫外线照射时间增加而逐步降低。测定了7种常见的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菌落的生长影响,其中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阿维菌素、40%辛硫磷和10%除尽对菌落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螟黄赤眼蜂的个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螟黄赤眼蜂广泛应用于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常用米蛾卵进行规模化繁育。本文观察了螟黄赤眼蜂在米蛾卵中的个体发育过程。结果发现,在26℃±1℃的条件下,螟黄赤眼蜂从产卵到成虫的个体发育过程历时8 d,其中胚胎期26 h,幼虫期36 h,预蛹期48 h,蛹期84 h,在产卵后的192 h后成虫开始羽化。螟黄赤眼蜂卵为白色透明的棒状,随着胚胎发育时间的增加,其长径和短径逐渐变大,但两者之比逐渐减少;刚进入幼虫期的虫体长径与短径之比较大,虫体上下宽度基本相等,但体积随取食而快速增加;虫体出现梅花斑和米蛾卵卵壳颜色变黑是进入预蛹期的标志;蛹的头、胸和腹部明显分界,梅花斑消失,腹部二条黑带逐渐横贯整个腹背面,复眼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加深,最后为深红色。经过192 h的发育,螟黄赤眼蜂成虫羽化,咬破米蛾卵壳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