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从狭叶栀子(Gardenia stenophylla Merr.)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为桦木酸(betulinic acid,1)、香草酸(vanillic acid,2)、丁香醛(syringaldehyde,3)、丁香酸(syringic acid,4)、对羟基苯甲醛(parahydroxybenzaldehyde,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6)、邻羟基苯甲酸(2-hy-droxy-benzoic acid,7)、琥珀酸(succinic acid,8)、D-甘露醇(D-mannitol,9)、β-谷甾醇(β-sitosterol,10)、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11)。所有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我院内镜中心清洗与消毒过程中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内镜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方法:专人检查内镜清洗消毒全过程,统计各个环节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随机抽取600例消毒后处于备用状态的内镜,采集内镜内腔及外表面标本,检测结果作为评估清洗消毒质量指标。结果:检测600例样本合格584例,合格率97.3%,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气管镜和超声内镜合格率分别为98.6%,96.8%,95.6%,96.0%和97.2%;16例不合格样本中共检出病原菌28株,其中幽门杆菌13株,大肠埃希菌7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绿脓杆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16例检测不合格原因分析中,刷洗不彻底占37.5%,未按说明要求使用多酶及消毒液占18.75%,特殊感染患者用过的内镜未做特殊处理占12.5%,内镜干燥不充分及工作人员手卫生不达标各占6.25%。结论:内镜清洗消毒环节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众多,应加强对内镜中心所有人员的感染控制教育,定期对清洗消毒人员进行职业化培训,规范管理清洗消毒流程,建立可追溯性登记系统,从各个环节把关内镜清洗消毒的质量,是预防消化内镜中心发生感染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海南暗罗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从中分离鉴定出4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7.03%。其中主要成分为1-甲基-5-亚甲基-8-(1-甲基乙基)-1,6-二烯环十烷(18.305%),丁子香烯(6.256%)和γ-榄香烯(6.211%)。所得的挥发油抑菌试验表明其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