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放射性肠炎(RE)肠黏膜修复的途径。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MSCs。将RE模型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经尾静脉注射干细胞悬液1 mL(细胞浓度为1×106个/mL)]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3 d),每组10只。每日观察两组大鼠的活动量、进食和进水量、体质量变化等。1周后处死大鼠获取小肠标本,HE染色观察肠黏膜的修复情况,电镜观察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肠隐窝Bmi-1阳性干细胞增殖情况,采用Image-Pro Plus 6.0软件对Bmi-1阳性细胞数量进行分析。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成功分离得到大鼠骨髓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CD29、CD90、CD34、CD45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98.6﹪、99.6﹪、0.56﹪、0.89﹪。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大鼠移植1周后,体质量增加(190.30 g ± 13.23 g比235.00 g±14.30 g);大鼠小肠黏膜上皮得到修复,绒毛高度增高(627.50 μm ± 40.55 μm比984.33 μm ± 61.80 μm);上皮细胞超微结构较完整、清晰,隐窝Bmi-1阳性干细胞增殖数量增多[(60.67±9.63)个/mm2比(87.33 ±5.47)个/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骨髓MSCs能促进RE模型的大鼠肠黏膜的修复,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小肠隐窝干细胞的增殖发挥。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我国金鱼三代虫的种类, 研究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 对我国6个金鱼主要养殖区的三代虫进行了调查。通过形态测量分析, 发现了4种三代虫, 分别为: 小林三代虫(Gyrodactylus kobayashii)、G. gurleyi、G. longoacuminatus和三代虫未定种(Gyrodactylus sp.)。而通过核糖体rDNA its序列比对分析, 发现有2种三代虫分别与小林三代虫和G. longoacuminatus相似性在99.1%以上, 有1种与G. gurleyi的相似性在98.2%以上, 另外, 还有1种三代虫与现有序列的相似性都较低, 虽然它与小林三代虫的相似性最高, 也仅为91.0%, 暂为未定种。系统发育分析也显示, 金鱼寄生的3种三代虫分别与小林三代虫、G. gurleyi和G. longoacuminatus聚集在一起, 另外1种单独聚在一起, 这4种三代虫均隶属于G. (Limnonephrotus)亚属, 与G. (Gyrodactylus)亚属的秀丽三代虫(G. elegans)的亲缘关系很远。通过对三代虫样品的抽样调查发现, 小林三代虫存在于所有采样点, 在广州、武汉、郑州3个采样点为优势种, 所占的比率都在60%以上; G. gurleyi在海口、南京和上海为优势种, 所占的比率都在50%以上; G. longoacuminatus和三代虫未定种所占比率均较小。由此可见, 小林三代虫和G. gurleyi是我国金鱼常见的三代虫, G. gurleyi 和G. longoacuminatus是中国三代虫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