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及其抗病毒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抗病毒作用的活性物质,具有内吸活性强、安全高效的优点.目前从微生物资源中筛选并获得抗植物病毒物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对微生物抗病毒物质的分离提取和抗病机理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来源于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抗病毒活性物质,以及抗病机理作了论述,并对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物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旨在制备柯浩体的标志蛋白——Atcoilin蛋白,利用pET-28a与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DNA测序证实插入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后,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产物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通过分别改变IPTG的浓度、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等来优化Atcoilin蛋白的表达条件。表达出的重组蛋白经过镍柱、分子筛进行纯化。结果显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At1g13030成功构建,可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得到相应的重组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正确。在IPTG浓度为0.7 mmol/L,18℃培养20 h的条件下,目的蛋白表达量最高。经过SDS-PAGE分析鉴定,过镍柱、分子筛后得到的重组蛋白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水稻条纹病毒引起的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水稻种植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关病毒本身及抗病基因一直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根据近年的研究成果,综述在病毒的核酸、蛋白质、抗病基因及应用基因工程控制病害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利用抗病基因工程策略控制病害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拟南芥RPS14(Ribosomal protein S14)是从拟南芥中分离出的一种核糖体蛋白,是核糖体40S亚基的组成成分,属于S11P核糖体蛋白家族,主要负责RNA转录后加工。提取拟南芥总RNA,用RT-PCR技术得到RPS14全长基因,经T-A克隆插入到pEASY-T3载体上。利用亚克隆法成功构建pGEX-6P-1-RPS14原核表达质粒。GST-RPS14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分子量约为43 kD。运用同样方法构建pET-28a-AK6原核表达质粒,获得大小约为26 kD的HIS-AK6融合蛋白。运用体外pull-down技术,并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验证,证明拟南芥RPS14蛋白与AK6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推测拟南芥的AK6与RPS14蛋白共同参与核酸代谢过程,影响RNA转录后加工,进而抑制拟南芥茎细胞的生长,使植株表现矮小特征。  相似文献   
5.
薄荷根内生及根际细菌多样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的培养方法和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非培养方法对我国常用中药之一的薄荷植物的根内生及根际细菌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其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对分离得到的细菌菌株进行16S rDNA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培养方法与非培养方法分离得到薄荷根内生细菌及根际细菌一些共有的细菌种类,但前者优势种群为g-变形杆菌,后者优势种群为芽孢杆菌,说明土壤细菌,特别是根际细菌是植物内生细菌的重要来源,但植物对其内生细菌具有选择压。首次报道了薄荷根内和根际具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为进一步探索植物根系微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形成和生态功能提供了基础信息。在今后探讨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时,有必要考虑土壤环境,特别是根际对其的影响的同时,更加重视植物与其相关联的细菌种类的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6.
四种广普性植物病毒高效m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建立了能同时检测出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PVX)和马铃薯Y病毒(PVY)的多重RT-PCR体系。TMV、CMV、PVX、PVY是四种广普性植物病毒,寄主范围广泛,并且常常发生复合侵染。本研究以上述四种病毒的CP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引物,以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建立多重RT-PCR反应体系,分别扩增出211~417bp的不同长度的基因片断,并通过序列测定来确认扩增序列的特异性。将反转录合成的cDNA进行浓度稀释,来对多重RT-PCR与单重RT-PCR的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证明,多重RT-PCR体系能够同时快速检测这四种病毒,并且有很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MNDA蛋白是与免疫反应相关的HIN-200家族成员之一,可作为模式识别受体来识别外源性双链DNA,它在人类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PCR扩增获得的MNDA全长cDNA和MNDA-H1N200基因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使其N端带有一个His标签,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后,分别经过亲和层析和分子筛层析对MNDA和MNDA-HIN200进行纯化.DNA测序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正确,筛选了蛋白最适表达菌株BI21(DE3);由于PYD(88aa)结构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MNDA的表达量度聚集状态,因此设计了PYD缺失的只含有HIN-200结构域的突变体MNDA-HIN200,最终获得了大量的、均一性好、高纯度的MNDA-HIN200蛋白,为MNDA的蛋白的晶体筛选和结构解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一项基因沉默新技术,在抗病毒研究中,人为地将与病毒或宿主基因(宿主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对病毒很重要而对宿主本身作用很小或不起作用)同源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dsRNA)导入生物体内,引起与其同源的基因发生沉默,从而抑制病毒复制,达到抗病毒的目的。因此RNAi技术在抗病毒研究中倍受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对RNAi技术的相关知识以及在植物抗病毒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人源STK3蛋白(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3)是一种促凋亡激酶,能与多种肿瘤相关蛋白相互作用,主要功能为应激活化,能入核介导染色质凝集,导致核小体间DNA碎片化.为了进一步研究STK3蛋白结构与功能,对其进行了克隆、蛋白提取及纯化.由于在表达全长STK3蛋白时很难获得可溶性表达蛋白,基于此蛋白序列特点设计了6个STK3蛋白截短突变体,对其进行克隆、表达及纯化,最终得到了纯度较高的STK3蛋白C端截短突变体(327-491),为下一步进行蛋白结晶和结构测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植物抗病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形成了一系列复杂有效的防御机制来抵御、破坏病原物的侵染。植物抗病基因在植物抗性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一旦监测到病原物马上起始防御反应,并伴随着植物体内一系列细胞和生理生化的变化。近年来,基因沉默作为一个重要的细胞内防御外源核酸的机制,越来越受到科学家重视。综述了植物抗病基因和基因沉默机制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研究植物抗病机制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