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宇  张策 《生理通讯》2007,26(1):16-16
由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和东乐科技有限公司/美国Axon(MDC)公司联合组织的“膜片钳技术培训班”于2007年1月26日-29日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共有50余名学员参与,除生理教研室的教师和研究生外,还有相关学科的教师和研究生。培训班的主讲人是军事医学科学院副教授、东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振伟博士。刘博士多年来一直从事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药理毒理学研究,对膜片钳的理论及技术操作有较深的造诣,并著有《实用膜片钳技术》(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在此以前他曾在北京主讲过两期“膜片钳技术培训班”。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果蝇乳酸菌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ellas paramesenteroides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黑腹果蝇成虫肠道乳酸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菌株。通过统计从卵至蛹化和羽化的时间检测果蝇发育历期,并以幼虫体表面积为指标检测果蝇生长速率。利用qPCR检测产卵后不同时间生长激素信号通路基因(dib,E74B和PTTH)及胰岛素信号通路基因(DILP2,DILP3和InR)的表达。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3龄幼虫血淋巴中的葡萄糖水平。【结果】从黑腹果蝇成虫肠道内分离到类肠膜魏斯氏菌,并可以在果蝇肠道内有效定殖。类肠膜魏斯氏菌通过提高果蝇生长速率缩短果蝇卵至蛹化和羽化的时间。qPCR结果显示,类肠膜魏斯氏菌增加了dib,E74B和PTTH的表达量,同时增加了DILP2和DILP3的表达量,降低了InR表达量和幼虫血淋巴中的葡萄糖水平。【结论】类肠膜魏斯氏菌是黑腹果蝇的一种共生菌,通过激活蜕皮激素和胰岛素信号通路,促进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 FTX、RHPN1-AS1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105例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肿瘤边缘3~5 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组织中LncRNA FTX、RHPN1-AS1表达。分析LncRNA FTX、RHPN1-AS1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M法绘制不同LncRNA FTX、RHPN1-AS1表达脑胶质瘤患者术后5年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曲线。Cox回归分析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FTX、RHPN1-AS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LncRNA FTX、RHPN1-AS1表达与脑胶质瘤患者卡氏体力状态(KPS)评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相关(P<0.05)。LncRNA FTX、RHPN1-AS1高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短于低表达组(P<0.05)。KPS评分(HR=2.621,95%CI:1.284~5.348)、WHO分级(HR=2.264,95%CI:1.152~4.449)、LncRNA FTX(HR=1.997,95%CI:1.017~3.922)、LncRNA RHPN1-AS1(HR=2.431,95%CI:1.257~4.701)均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FTX、RHPN1-AS1表达水平升高,且二者与KPS评分、WHO分级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可用于脑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Humanin(HN)对Aβ31-35诱导的培养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5、10、20μmol/L)的HN预孵育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元不同时间(0、8、16h),加入Aβ31-35(25μmol/L)24h后,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TUNEL法检测神经元的凋亡率;酶标仪检测caspase活性;Westernblot检测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HN(20μmol/L)预孵育16h明显抑制了Aβ31-35诱导的神经元凋亡;HN降低了Aβ31-35诱导的caspase-3、9活性的升高;HN抑制了Aβ31-35诱导的Bax从胞浆到线粒体的转位。以上结果提示,HN通过阻断内源性凋亡途径抑制Aβ31-35诱导的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5.
NMDA诱导兴奋毒造成的神经损伤,包括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元凋亡在NMDA兴奋毒所致大鼠皮层神经元死亡中的所占比例,并分析了NMDA致神经元凋亡的信号通路机制。通过使用Caspase抑制剂和测定乳酸脱氢酶活性,研究NMDA(100μmol/L,2h)兴奋毒所致的神经元凋亡;并使用MAPKs选择性抑制剂,分别采用Caspase-3活性检测,TUNEL和Annexin V染色方法,进一步观察MAPKs通路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 N-末端激酶(JNK)和p38 MAPK三条不同途径在NMDA所致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Caspase依赖的凋亡占NMDA所致细胞死亡总数的22.49%;(2)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10μmol/L)使NMDA诱导的caspase-3活性降低30.43%(P0.05);而ERK抑制剂PD98059(20μmol/L)和JNK抑制剂SP600125(20 μmol/L)不影响caspase-3的活性;(3)SB203580(10μmol/L)使NMDA所致的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33.10%(P0.05);而PD98059(20μmol/L)或SP600125(20μmol/L)都没有作用;(4)Annexin V染色结果显示,SB203580(10μmol/L)使NMDA所致的早期凋亡细胞减少55.56%(P0.05);SP600125(20μmol/L)使NMDA所致的晚期凋亡/死亡细胞减少67.59%(P0.05);PD98059(20μmol/L)对细胞凋亡/死亡没有明显作用。以上结果表明,NMDA介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死亡除坏死外,还包含有一小部分神经元凋亡;p38 MAPK途径,而非JNK和ERK途径,介导了NMDA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抑制与此相关的凋亡信号通路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JNK途径可能介导了NMDA所致的神经元坏死而非凋亡。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类先进设备、检测手段不断增加,通过手术或其他有创方式救治的疾病谱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婴幼儿需要接受全身麻醉药(全麻药)麻醉进行临床检查或治疗,而全麻药是否对仍处在发育期的婴幼儿脑结构和功能(如认知)产生影响是一个重要、复杂而又有争议的问题,因而受到神经生物学、麻醉学和儿科学等领域学者的高度关注。人群调查结果证实,发育期短期单次全麻药暴露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弱,多次全麻药暴露则会对认知功能造成损伤。基于动物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发育期全麻药暴露的损伤机制。全麻药暴露的时间点较麻醉时长更关键,突触形成高峰期最易受全麻药损伤;在突触形成高峰期,全麻药暴露可诱导胞内钙超载、线粒体损伤、能量代谢失衡,损伤细胞功能;启动细胞凋亡,诱导过度自噬,导致细胞丢失;抑制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突触形成受损,干扰突触传递过程及可塑性,影响神经环路和脑区功能活动。因此,细胞损伤、细胞丢失和神经环路功能受损构成发育期全麻药暴露损伤认知功能的重要机制。此外,有研究应用高通量组学技术对全麻药暴露引起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初步筛选,为深入研究全麻药损伤的基因表达及调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整体行为学、神经元网络、细胞损伤、基因表达及调控和脑功能代谢等方面对发育期全麻药暴露影响认知功能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临床婴幼儿全麻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痴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石杉碱甲,起始给药剂量为每次100μg,每天2次,第2周给药剂量调整为每次150μg,每天2次,维持用量。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鼠神经生长因子,每次20μg,每天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DL和MMSE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C-反应蛋白(CRP)、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75%(43/49),明显高于对照组[69.39%(34/49)](P0.05);两组治疗后的ADL和MMSE评分及血清IL-1β、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石杉碱甲相比,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石杉碱甲可更有效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且能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背景】拟态弧菌(Vibrio mimicus)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病原菌,广泛分布于水环境和水生动物体内,可导致多种水产动物和人类感染。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已被应用于多种病原菌的分子分型,其通过分析不同菌株之间的遗传关系,监测细菌传播的时间和地理分布,确定感染和传播途径,但目前未见有关拟态弧菌MLST的报道。【目的】开发一种基于MLST的拟态弧菌分型方法,并用于江苏水产养殖区拟态弧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分析,为拟态弧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拟态弧菌的7个管家基因dnaEgyrBmdhrecArpoDpntApyrH作为靶点,对江苏水产养殖区分离的155株拟态弧菌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将测序结果分配等位基因,制作等位基因谱,分配不同的序列类型(sequence type, ST),利用软件goeBURST-1.2.1和MEGA-X对分配的ST型进行克隆复合体和遗传进化树聚类分析;此外,利用Kirby-Bauer圆盘扩散法测试155株拟态弧菌的药敏特性。【结果】155株拟态弧菌被分为56个STs,其中ST11占比最高;在双位点变异(double locus variants, DLV)水平分析发现56个STs分为3个克隆复合体和3个单体;系统发育树显示,56个STs被分为3个集群(cluster I、cluster II、cluster III)。药敏结果显示,155株拟态弧菌对红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最高(88.39%, 137/155),对氯霉素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91.61%, 142/15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MLST方法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可作为拟态弧菌系统发育和未来流行病学调查有用的分子分型工具。根据抗生素耐药谱结果,提示在养殖过程中可选用氟苯尼考等国家批准使用的专用抗菌药对拟态弧菌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GPR81是乳酸的特异性受体,具有调节脂肪细胞发育和分化、抑制脂肪分解、抑制炎性反应,以及调节脑能量代谢、脑血流量和神经元功能的协同变化等生物学功能。GPR81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制包括:(1)通过GPR81/Gi/c AMP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脂肪分解和调节脑能量代谢、脑血流量和神经元功能的协同变化;(2)通过GPR81/β-arrestin 2/NF-κB及GPR81/β-arrestin 2/NLRP3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炎性反应。GPR81功能异常与肥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还可能参与了颞叶癫痫、中枢性疲乏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就乳酸受体GPR81在脂质代谢、炎性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李恩惠  赵欣  张策  刘威 《遗传》2018,40(2):87-94
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智力低下疾病,并且伴有语言和行为障碍等。该疾病是由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 FMR1)突变而导致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protein, FMRP)表达异常造成的。近年来,研究发现FMRP参与非编码RNA通路,并发挥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这对理解脆性X综合征发病机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发现FMRP与siRNA和miRNA通路中Dicer酶、Ago1和Ago2蛋白相互作用,参与神经活动及生殖干细胞命运决定等重要过程。随后又发现FMRP与piRNA通路中Aub、Ago1和Piwi蛋白相互作用,维持了染色体正常结构和基因组稳定性。最新研究结果发现FMRP与lncRNA相互作用,其功能和价值正引起关注。本文从FMRP与非编码RNA通路的关系展开,着重介绍了FMRP与piR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为深入理解非编码RNA通路在脆性X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中作用提供参考,同时期望与临床医学领域尽快形成交叉研究,早日促进理论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