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的特征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生物多样性是当今世界生物环境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植物区系研究可为之做出贡献。本文根据文献和调查资料,运用统计和比较分析法,以属的丰富度和相似性系数为指标,研究全国及上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多样性,得出6点结论,找到8个分布多度中心。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计有269属,含551种60变种,占全国同类属数8.9%。归78科,以热带科居多,中国特有8科。云南省的丰富度最大,有130属190多种,朝各方向递减,  相似文献   
2.

7种铁线莲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描述了我国产毛茛科铁线莲属的7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其核型公式分别为:芹叶铁线莲和宽芹叶铁线莲为2n(2x)=16=10m+6st(2SAT);黄花铁线莲和棉团铁线莲及山木通为2n(2x)=10m+4st+2t(2SAT);圆锥铁线莲为2n(2x)=32=20m+8st(2SAT)+4t(2SAT);吴兴铁线莲为2n(4x)=32=20m+6st(4SAT)+6t(4SAT);本文还讨论了一些种的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3.
芨芨草群落是青藏铁路沿线一类重要的温性草原植被类型,对青藏铁路两侧及其四周的水土保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青藏铁路西格段海晏县附近的芨芨草草原的空间分布特征、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地区芨芨草群落由芨芨草斑块和针茅斑块镶嵌而成,两类斑块的数量、大小和斑块间大小变化幅度等特征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芨芨草斑块大小在样线上所占的比例比针茅斑块为小,且有随远离铁路而减小的趋势,而物种丰富度则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芨芨草斑块的盖度和单位面积上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针茅斑块。斑块的大小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芨芨草群落的退化状况。人为活动往往会加剧芨芨草群落的斑块片段化。针对芨芨草群落的特征和现状,建议加强对这些区域内人为活动的限制力度以减少对芨芨草群落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青藏公路对高原鼠兔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采用7个微卫星标记分析在青海省西大滩区域,位于青藏公路两侧的4个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种群的遗传变异情况。分别采用软件TFPGA和GENE POP3.4计算各种群间的Nei’s标准遗传距离,基因分化系数(Fst)等参数,并对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路同侧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和基因分化系数分别为0.0808和0.0541;异侧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和基因分化系数分别为0.1037和0.0705,公路东侧和西侧的两个种群分别聚为一类。青藏公路对分布于公路两侧的高原鼠兔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产生了一定的阻隔效应,并导致种群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5.
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的营养生态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4年8月,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楚玛尔河至五道梁一带观察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的行为活动,并收集其粪便,运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其食性进行研究,计算3种动物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和营养生态位重叠指数.结果表明: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所采食的植物种类基本相似,但在食谱中所占的比例不同,禾本科植物在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的食谱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8.7%、44.57%和9228%.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878、0.735和0.695.藏羚羊和藏野驴、藏羚羊和藏原羚、藏野驴和藏原羚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值(FT)分别为0.869、0.985和0.785.结合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的生态习性,从营养生态位的角度探讨了它们之间竞争与共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地区景观特征影响着高山植物的现代遗传格局。基于叶绿体DNA(cpDNA)变异数据,运用GIS空间插值方法和Monmonier算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4种高山植物长花马先蒿(Pedicularis longiflora)、西川红景天(Rhodiola alsia)、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和西藏沙棘(Hippophae tibetana)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在4种高山植物的遗传景观格局中,高值区域主要位于东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地区,每种植物的地理隔离也位于这个地区;Partial Mantel test检测表明,地理隔离均显著影响4种植物种群的基因交流,验证了长期地理隔离造成的种群分化是产生该地区遗传格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高山植物长花马先蒿在第四纪发生过大范围的迁移扩张事件,物种迁移路线和方向至今还不是很清楚.根据长花马先蒿叶绿体基因变异的单倍型空间分布格局,基于物种分布模型MXENT和最小成本路径方法,模拟长花马先蒿迁移路线.结果得到两条从青藏高原东南部到高原内部的迁移扩散路线.东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地区的物种种群主要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和喜马拉雅山脉北坡低海拔地带向高原西部进行扩张,基于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两个历史时期的物种分布也证明了种群有向西扩张的趋势.物种迁移路线的识别对青藏高原地区高山植物在第四纪的演化历史和重要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高山植物谱系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高山植物最丰富的地区,通过谱系地理学研究可以探讨高山植物演化历史与高原隆升和第四纪冰期的关系。根据对已经报道的36种高山植物的谱系地理分析,其谱系地理模式主要表现为:一、冰期退却到高原边缘的避难所,冰后期回迁到高原面;二、地理隔离造成冰期存在多处避难所(含微型避难所),冰后期发生局域性扩张。青藏高原在晚第三纪的快速隆升促进了物种的分化和成种,而第四纪冰期更是加剧了物种的快速分化,高原隆升和第四纪周期性气候波动是形成青藏高原高山植物现代谱系地理格局的主要原因。横断山脉地区作为第四纪冰期高山植物的主要避难所,在进化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最后在物种选择、采样策略、基因片段选择和研究方法等4个方面提出青藏高原地区谱系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对黄河区玛多县草地退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作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过度放牧是导致玛多县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玛多县温度和降水较历史平均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温度增加表现为明显的暖冬现象,降水增加集中在春夏两季,水热条件的变化是向着利于草地恢复的方向发展的,由于玛多县是一个纯牧业县,扩大畜群数量是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加上人口压力和当地藏族居民的传统价值观,驱使牧畜数量不断扩大,并在70年代末达到最大值,此后长期维持过牧状态,造成草地持续退化,过牧在导致草地退化的同时,也为鼠类的侵入创造了条件,从而加强了退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采伐是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山森林过去经营管理中最常见的实践。采伐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林地生物多样性的衰退和损失。目前虽然对采伐环境退化与迹地人工林恢复重建开展过许多研究,但对采伐迹地以及人工重建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很少。人工重建时间序列上的植物组成变化还不清楚,也没有人去检测人工林早期发展阶段间多样性的差异。作者选择大渡河上游亚高山针叶林序列采伐迹地,调查了采伐后8个人工造林时间序列梯度(1年、2年、5年、7年、10年、15年、19年和30年)和相邻的原始林内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比较分析了序列梯度上的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