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氢醌和双氰胺对种稻土壤N2O和CH4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脲酶抑制剂氢醌(HQ)、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及二者的组合(HQ+DCD)对种稻土壤N2O和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施麦秸粉时,所有施抑制剂的处理均较单施尿素的能显著减少水稻生长期供试土壤N2O和CH4的排放.特别是HQ+DCD处理,其N2O和CH4排放总量分别约为对照的1/3和1/2.而在施麦秸粉后,该处理的N2O排放总量为对照的1/2,但CH4排放总量却较少差别.不论是N2O还是CH4的排放总量,施麦秸粉的都比未施的高出1倍和更多.因此,单从土壤源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看,将未腐熟的有机物料与尿素共施,并不是一种适宜的施肥制度.供试土壤的N2O排放通量,与水稻植株的NO-3N含量和土表水层中的矿质N量分别呈显著的指数正相关和线性正相关;CH4的排放通量则与水稻植株的生长量和土表水层中的矿质N量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在N2O与CH4的排放间,未施麦秸粉时存在着定量的相互消长关系;施麦秸粉后,虽同样存在所述关系,但难以定量化.  相似文献   
2.
脲酶抑制剂氢醌的环境效应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用标记和非标记氢醌进行的模拟、盆栽和田间定位试验,结合国内外文献有关氢醌的环境常数,论述了氢醌在土壤-植物系统的去向和代谢途径、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得出的结论是:作为脲酶抑制剂使用的微量氢醌(0.3—0.4%,与尿素重量比),不会从土壤中淋失和挥发,在土壤和植物中没有累积,对与碳、氮和磷转化有关的土壤酶活性很少影响。在土壤中,它将通过氧化、臭氧化和生物学降解,经由环断裂生成二元酸或参与腐殖物质的合成。在植物体内,主要通过糖苷化得到同化和利用。因此,氢醌作为脲酶抑制剂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古树是人类聚居地最具标志性的生物体,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古树正面临衰退。如何保护人类聚居地的古树及其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是科学家和林业管理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尽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数量的古树研究论文发表,但仍然缺乏对人类聚居地古树研究现状和观点的总结。我们从古树的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分布格局和驱动因素、保护的文化根源和保护实践,以及古树保护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对目前人类聚居地古树的研究现状和观点进行了综述。希望能够对未来古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启发,并为古树的可持续保护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载体DNA的制备是构建大片段基因组文库的关键步骤之一,高质量载体DNA受到酶切、脱磷等因素的影响,以载体pBHYG为材料,优化了限制性内切酶胁HindⅢ酶切和小牛肠碱性磷酸酶(CLAP)脱磷的作用条件,并在T4连接酶作用下自连,通过胶回收纯化制备了可用于进一步构建大片段基因组文库的线性载体DNA。  相似文献   
5.
The response of soil urease and phosphatase activities at different rice growth stages to free air CO2 enrichment (FACE)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ing with the ambient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 (370μmol·mol-1), FACE (570μmol·mol-1)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urease activity of 0~5cm soil layer at the vigorous growth stage of rice, whole that of 5~10cm layer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during the whole growing season. Phosphatase activity of 0~5cm and 5~10cm soil laye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peak increment was at the vigorous growth stage of rice.  相似文献   
6.
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植稻土壤中尿素N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采用自制根盒试验,主要研究了脲酶抑制剂氢醌(HQ),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及二者组合对离水稻根际不同距离处NH4^--N和NO3^-N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DCD及其与HQ组合均能显著促进稻株地上部分生长,始终显著降低水稻根际与近根际土中NH4^ -N含量直至施肥后60d,施肥后20d时,DCD及其与HQ组合可使非根际土中NH4^ -N含量显著增加,随后,却出现相反现象,施肥后20d时,距根际不同距离的土壤中,配施DCD或DCD+HQ处理均能显著降低NO3^-N含量,随后,近根际和非根际仍保持上述现象直至施肥后40d;同未施DCD处理相比,根际土壤却较早出现NO3^--N含量高峰,正好与水稻N营养需求时期相一致,因此,DCD及其与HQ组合可减少水稻根际环境下尿素N损失潜势,通过不种稻土壤和距根际3cm处的土壤中尿素无机氮形态分布的差异,充分显示了研究水稻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及相关抑制剂对其影响时,以取离根际3cm外的土壤作为非根际明显优于不种稻土壤。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丝状真菌聚酮体合成酶的特性及其编码基因的分离、鉴定和途径工程。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金佛山方竹经营对扁刺栲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种群结构的影响,该研究以金佛山的扁刺栲自然群落和金佛山方竹经营群落为对象,分析了两类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种群结构。结果表明:(1)两种群落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84种,隶属于40科63属,以樟科、蔷薇科、壳斗科、山茶科物种为主; 扁刺栲为群落优势种,中华木荷和灰柯为次优势种,金佛山方竹为灌木层优势种,扁刺栲群落组成与亚热带其他地区的扁刺栲群落组成相似。(2)金佛山方竹经营群落的灌木层物种丰富度显著低于自然群落,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显著低于自然群落。(3)扁刺栲和灰柯在自然群落中为稳定型种群,而在金佛山方竹经营群落中为衰退型种群,中华木荷在两类群落中均为衰退型种群。(4)自然群落中扁刺栲、中华木荷、灰柯种群的萌枝率、有萌个体率和幼苗相对优势度均高于金佛山方竹经营群落。综上认为,金佛山方竹经营对金佛山扁刺栲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并显著影响扁刺栲群落优势种种群更新和维持。  相似文献   
9.
古树是其分布地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古树组成和分布特征对古树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我国西南地区贵州省少数民族自治县务川的古树物种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古树5105棵,分属于65属38科79种,优势种为柏木(Cupressus funebris)、银杏(Ginkgo biloba)、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和楠木(Phoebe zhennan),含物种数较多的科有壳斗科、樟科、榆科和豆科;古树中包含10种国家级保护植物,如银杏、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chinensis)、蓝果树(Nyssa sin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古树胸径集中在50~100 cm,树高集中在18~26 m,冠幅集中在3~9 m,各优势种胸径级结构具有一定差异。古树主要分布在沟谷(50.49%)和坡面(41.84%)两种地形单元中,并集中分布在村落(59.33%)、住宅边(13.82%)和墓地旁(12.14%)3类生境类型中。各乡镇间古树数量和物种数具有较大差异。务川古树总体保护较好,90%以上的个体长势良好,受损个体较多的树种为柏木、银杏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受损程度较为严重的为杉木。总体上,务川县古树资源丰富,保存良好,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用加有脲酶抑制剂(HQ)、硝化抑制剂(DCD)及其组合的标记尿素进行春小麦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结束时,小麦回收,土壤残留和损失的肥料N各占施入N量的17.65~23.69%、43.72~56.32%和19.99~36.77%.其中,与单施尿素相比,两种抑制剂配合使用处理的肥料N总回收率高16.78%,小麦回收高5.96%.施用氮肥对籽粒贡献最大,占吸收肥料N量43.3~6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