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对茅口期类动物群灭绝过程的分析揭示 ,若将类物种按壳体大小分为两类 ,从动物群物种分异度、物种净增速率的变化来看 ,大个体 (壳长 >6mm)物种与小个体 (壳长≤ 6mm)物种的灭绝过程并无明显的区别。根据壳壁等特征 ,茅口期类可分为南京类、希瓦格类、费伯克类和新希瓦格类 4个主要类群 ,各主要类群及其壳体大小不同的物种灭绝过程有明显的差异。在灭绝事件早期 ,各类群及其壳体大小不同的两类物种所受的影响有所不同。在早期的灭绝中 ,南京类、新希瓦格类、希瓦格类中壳长 >6mm和费伯克类中壳长≤ 6mm的物种显著减少 ,而希瓦格类中壳长≤ 6mm以及费伯克类中壳长 >6mm的物种则未受明显的影响。在茅口期晚期 ,由于灭绝压力的增大 ,除南京类外 ,所有类群及其物种无论个体大小均受到重创 ,导致类动物群物种分异度陡然下降研究结果证明 ,在灭绝强度较小时 ,类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如壳体大小、壳壁特征对物种的存活率有一定影响 ,而在集群灭绝的高峰期间 ,这些特征则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紫云县宗地剖面产出早石炭世大塘期至早二叠世栖霞期连续的[竹蜓]类化石序列。研究结果显示:该段地层中共产出[竹蜓]类36属453种(包括14个新种、14个亚种、47个相似种、18个变种以及30个未定种)。依据化石组合特征,可以识别出13个[竹蜓]类化石带,从老至新为Eostaffella-Eostaffellina富集带,Pseudostaffella富集带,Profusulinella deprati延限带,Profusulinella chaohuensis-P.fenghuangshanensis间隔带,Fusulina-Fusulinella富集带,Protriticites ziyunensis sp.nov.富集带,Triticites hobblensis延限带,Triticites panteleevi富集带,Sphaeroschwagerina subrotunda延限带,Eoparafusulina ovata富集带,Staffella—Pseudoendothyra组合带,Misellina termieri富集带,Misellina pamirensis—Misellina ovalis共存延限带。依据各带中的[竹蜓]类属种分布,宗地剖面的[竹蜓]类化石带序列可以很好地与中国华南、北美得克萨斯、日本中部和俄罗斯等地区同期的[竹蜓]类化石序列对比。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紫云县宗地剖面产出早石炭世大塘期至早二叠世栖霞期连续的<竹蜓>类化石序列.研究结果显示:该段地层中共产出<竹蜓>类36属453种(包括14个新种、14个亚种、47个相似种、18个变种以及30个未定种).依据化石组合特征,可以识别出13个<竹蜓>类化石带,从老至新为Eostaffella-Eostaffellina富集带,Pseudosta ffella富集带,Profusulinella deprati延限带,Profusulinella chaohuensis-P.fenghuangshanensis间隔带,Fusulina-Fusulinella富集带,Protriticites ziyunensis sp.nov.富集带,Triticites hobblensis延限带,Triticites panteleevi富集带,Spha-eroschwagerina subrotunda延限带,Eopara fusulina ovata富集带,Staffella-Pseudoendothyra组合带,Miselli-natermieri富集带,Misellina pamirensis-Misellina ovalis共存延限带.依据各带中的<竹蜓>类属种分布,宗地剖面的<竹蜓>类化石带序列可以很好地与中国华南、北美得克萨斯、日本中部和俄罗斯等地区同期的<竹蜓>类化石序列对比.  相似文献   
4.
叶状藻类是广泛分布于石炭-二叠系的钙质藻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根据产自云南石林地区茅口组的标本,建立并描记了藻体巨大、表面具有独特纹饰、内部可能具有生殖构造的一新属Archaeoudotea和新种Archaeoudotea shilinensis;其系统归属虽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但新属可能属于红藻的珊瑚藻类,营底栖固着生活于水能量较弱的碳酸盐台地。  相似文献   
5.
南丹六寨中泥盆统台地边缘层孔虫生物群内的层孔虫头骨有块状、柱状、板状、短粗枝状及皮壳包覆状等五大类型(其中块状又可分为孤立的11种类型和复合的9种类型,它们是丘状礁主要的建造格架块状体),分属8个属,可鉴定15个种。层孔虫大多分布于礁相,少数分布于礁相和非礁相,极少数只在非礁相出现。有三点结论:1.造架层孔虫共骨外形表现出较高的稳固性。这些形态基本上限于礁相。它们都具有较强的生长扩展特征。2.共骨外形在礁相的远较在非礁相的多样化,并具多变性。3.环境中底质性质和沉积速率是造架层孔虫生长发育的制约因素;也是层孔虫格架礁形成和发育规模的制约因索。  相似文献   
6.
7.
云南石林石炭纪古盘虫类有孔虫及其沉积环境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云南石林地区石炭纪中间界线附近地层的有孔虫动物群古盘虫类4属8种。分析数据显示,这类具有独特壳壁类型和形态特征的小有孔虫类群分布,与碳酸盐岩中的亮晶、团块、海百合茎以及双壳瓣类等成分的相关系数较大。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该区古盘虫类有孔虫分布与较浅水、具中等搅动、温暖及盐度正常的潮间带环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前言严格生态学意义上古代群落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其后,这一领域在国外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样方法不仅是研究现代群落,也是研究古代群落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定量或半定量地揭示群落的特征。样方法目前在我国的古生态研究中尚未得到普遍采用。本文就样方法中化石计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运用样方法对云南盘溪中泥盆统华宁组内的一个化石群落——Parasociophyllum isactis-Micropla-sma fongi 群落(简称 PM 群落)进行生态分析,以恢复其原生群落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分析贵州盘县火铺镇茅口期海平面变化的过程和Ting类动物群的变化规律,研究相对海平面变化对Ting类动物群构及演替的影响。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可引起水深及相关生态条件的改变,并对Ting类动物群产生影响,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幅度和速率是造成Ting类动物群面貌变化的重要因素,三级相对海平面上升末期和下降未期,海平面的大幅度抬升或下降是造成Ting类物种丰度下降,新种增加量减少的重要原因,海平面的持续缓  相似文献   
10.
对贵州盘县火铺剖面茅口组类分布规律的研究显示 ,尽管类 Yabeina及 Chusenella生存时代相同 ,并可见于同一剖面 ,但两者在具体产出层位上却具有互不共生的特点。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 Yabeina及 Chusenella分布层位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Yabeina生活在水动力条件较强的正常浅海、台地及水能量较高的近岸浅滩 ;Chusenella则主要适应于低能环境 ,生活在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清澈浅海、局限浅水台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