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估导管引导介入治疗急性中高危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112例急性中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单纯抗凝组(共38例)、导管介入+抗凝治疗组(共74例),对比两组肺动脉压及肺动脉栓塞严重指数降低情况、肺栓塞症状改善率、住院时长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以其随访中肺栓塞复发率和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根据介入方案不同,介入治疗组包括AngioJet机械吸栓(共13例)、猪尾导管碎栓及溶栓(61例);分别对比两种介入方案术前及术后的动脉血氧分压、指脉氧、心率及肺动脉压、弥勒指数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前人口学特征、发病时间、DVT并发率、肺动脉压、肺动脉栓塞严重指数等无明显差异(P均0.05)。介入治疗组在降低肺动脉压及肺动脉严重指数、症状的改善率、缩短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单纯抗凝组(P分别为0.000、0.001、0.01、0.003);而相关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分别对比介入治疗两种方案的术前及术后动脉血氧分压、指脉氧、心率及肺动脉压、弥勒指数,两种治疗方案在这五个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值均0.05)。随访6月至7年,肺栓复发率在单纯抗凝组、导管介入+抗凝治疗组分别为10.5%、6.8%,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4);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分别为5.3%、1.4%,统计学差异显著(P=0.000)。结论:导管引导介入治疗对急性中高危肺动脉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可明显降低复发及慢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下段球囊临时阻断术时钙蛋白T(TnT)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难治性盆腔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骨盆骨折1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22例、骶骨肿瘤切除术12例、盆腔肿瘤切除术13例。以上全部操作均给予腹主动脉下段球囊临时阻断术。分别于术前、球囊阻断时、术后的血液样本对钙蛋白T(TnT)进行检测。手术时间2~5 h,平均3.6 h。结果:术前,所有患者血清TnT水平为(90±5)pg/m L。阻断时,血清TnT升高至(109±3)pg/m 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除阻断后1小时,TnT升高至(113±2)pg/m L;解除阻断后2小时TnT较阻断时升高至(115±3)pg/m L,较阻断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除阻断后6小时,TnT较阻断时下降(95±5)pg/ml,较阻断后2 h明显下降并恢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下段球囊临时阻断术不可避免引起心肌细胞不同程度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但是此类损伤不大,为一过性、可代偿的损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