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4篇
  150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信光缆的施工技术决定着光缆的传输质量。在通信光缆施工中,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光缆的特性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本文笔者结合光缆通信工程建设的工作经验,就如何从光缆的施工来提高通信光缆的传输质量浅谈自己的观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飞  张儒博  徐雷  朱玲  徐志文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11):3070-3075
【背景】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是危害养猪业重要的病原,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迄今为止仍缺乏猪链球菌2型感染仔猪致脑炎模型,建立合适的模型用于临床药物研发及机制研究为防控该病奠定基础。【目的】构建猪链球菌2型感染仔猪致脑炎模型,通过观察感染仔猪的临床变化、病理学变化、病原分离及PCR鉴定证实模型构建成功。【方法】选取6头健康的三元杂交猪仔猪,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仔猪接种猪链球菌,B组接种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观察A组仔猪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A组仔猪出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嗜睡以及严重的神经症状,甚至死亡;器官出现严重病变,如脊髓和大脑的神经元细胞的肿胀、坏死、溶解,小脑灰质区浦肯野细胞层和颗粒层见细胞灶状坏死并形成坏死后空腔。【结论】成功构建出猪链球菌2型感染仔猪的脑炎模型。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1月15日上午,在海南省海口市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一片农田(19°53'51.80″N,116°37'01.78″E)观察到1只斑胸滨鹬(Calidris melanotos)(图1),该片农田用作种植蔬菜和饲养水蚤。发现斑胸滨鹬的同时,也记录到林鹬(Tringa glareola)、泽鹬(T.stagnatilis)、白腰草鹬(T.ochropus)、黑尾塍鹬(Limosa  相似文献   
4.
北京地区黑鹳越冬期的取食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12月至2005年3月在北京十渡地区的二渡和涞水县野三坡两地采用目标取样法对越冬期黑鹳(Ciconia nigra)的取食行为进行了观察。每星期观察一次,累计观察246 h。黑鹳觅食处水深5~40 cm左右,以鱼类和螺类为食,其中鱼类占90%以上;平均每小时进食20次左右,黑鹳在两个研究地点取食的食物没有差别(P=0.439>0.05)。黑鹳取食长度小于4 cm的鱼类最多,占取食总次数的65.0%。成体和亚成体对不同大小鱼类的取食比例无差异(小于4 cm的鱼类,P=0.513>0.05;5~8 cm,P=0.979>0.05;≥9 cm,P=0.657>0.05)。在成体与亚成体对不同体型鱼类的搜寻时间中,成体搜寻较小食物的时间短于亚成体(P=0.008<0.05)。对食物的处理时间随着鱼类大小递增而延长,亚成体在处理较小食物上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小于4 cm的鱼P=0.002<0.05;5~8cm的鱼P=0.001<0.05),表明亚成体的取食经验不足。保护越冬期黑鹳的最佳对策是减少对其取食活动和取食地的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5.
细菌对消毒剂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消毒剂通过抑制膜的主动运输、抑制微生物的代谢、扰乱微生物的DNA复制、使微生物细胞裂解而导致胞内成分渗漏以及使胞内物质凝结等方面发挥灭菌作用.消毒剂在杀灭细菌和控制细菌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细菌对消毒剂也会产生抗性.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机制主要通过形成生物被膜,阻挡或外排机制减少消毒剂分子进入细胞,使消毒剂分子失活,以及其他表型性耐药等4个途径来实现,其中通过形成生物被膜阻止消毒剂分子进入细菌细胞或在进入细胞前使消毒剂失去效用,在细菌对消毒剂的抗性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实际污染的主要菌株为对象,研究它们对常用消毒剂的抗性机制,对控制细菌污染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程成  谢乔  李飞  卢刚 《动物学杂志》2019,54(5):636-645
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调查了海南岛17个沿海红树林湿地春、夏、秋、冬四季的湿地鸟类。共记录水鸟74种,隶属5目12科,其中,翘鼻麻鸭(Tadorna tadorna)为海南鸟类分布新记录种。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洋浦湾的新英作为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新的越冬点被发现。全岛水鸟数量较多的地点在万宁小海、海口东寨港和乐东莺歌海,种类较多的地点在东寨港、东方四更和莺歌海。Jaccard指数分析表明,栖息地具有相似适合度的地方,水鸟种类相似性更高,人工湿地之间的水鸟相似性高,人工湿地与天然湿地之间的水鸟相似性低。海南岛沿海红树林湿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随季节变化,秋、冬季种类多、数量丰富,春、夏季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少。鸻鹬类在春、冬季种类和数量占比均为最大,秋、夏季数量最多的为鹭类。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得出东寨港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东寨港和莺歌海的均匀度指数表现较高。研究表明,海南岛的沿海红树林湿地是很多水鸟的重要栖息地,保护红树林是保护湿地水鸟多样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硬皮肿腿蜂属Sclerodermus物种是我国林业蛀干害虫重要的天敌寄生蜂。本研究旨在明确硬皮肿腿蜂属在针尾部(Aculeata)中的分类地位;对4种硬皮肿腿蜂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其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和系统发育位置。【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对硬皮肿腿蜂属4个种(松褐天牛肿腿蜂Sclerodermus alternatusi、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sichuanensis和苹小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sp.)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然后对其进行组装和注释;分析其结构特点和碱基组成;在NCBI下载膜翅目(Hymenoptera)其他46个种的注释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与本研究获得的4种硬皮肿腿蜂线粒体基因组;基于13个蛋白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s, PCGs)序列;利用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 BI)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肿腿蜂科(Bethylidae)在针尾部中的系统发育位置。【结果】 4种硬皮肿腿蜂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5 000~16 000 bp;由37个基因组成;包括13个PCGs、 2个rRNA基因和22个tRNA基因及1个非编码控制区。13个PCGs中;使用频率较高的4种氨基酸为Ile, Leu, Phe和Met。22个tRNA基因中;仅trnS1缺失DHU臂;其余21个tRNA基因都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37个基因中共有17个基因发生基因重排;包括15个tRNA基因和2个PCGs。与其余细腰亚目(Apocrita)昆虫相比;4种硬皮肿腿蜂线粒体基因组中trnT-trnP发生基因洗牌的同时;trnT发生了基因倒置。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肿腿蜂科具有单系性;且硬皮肿腿蜂属和头甲肿腿蜂属Cephalonomia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本研究提供了4种硬皮肿腿蜂的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发现基因重排现象复杂;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硬皮肿腿蜂属隶属于肿腿蜂科;支持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肿腿蜂科具有单系性;与蚁蜂科(Mutillidae)互为姐妹群。本研究的结果为后续肿腿蜂科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06‒2016年辽宁地区集中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携带毒力岛基因情况及其致病性。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嗜肺军团菌核苷酸序列设计和合成嗜肺军团菌种和毒力岛基因鉴定引物,采用PCR法对2006‒2016年辽宁省各大公共场所委托及抽样检测中分离到的军团菌,进行了毒力岛基因组检测,并与血清型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嗜肺军团菌15株、非嗜肺军团菌8株。结果 标准菌株ATCC(33152)12个毒力岛基因全阳性;9株LP1型嗜肺军团菌分别检出9~11个毒力岛基因,6株LP2-14型嗜肺军团菌分别检出6~9个毒力岛基因,8株非嗜肺军团菌分别检出2~11个毒力岛基因。结论 辽宁地区军团菌广泛存在公共环境集中空调冷却系统中,以LP1型嗜肺军团菌居多,LP2-14型嗜肺军团菌与非嗜肺军团菌也普遍存在,而且所测菌株均携带毒力岛基因,是细菌感染性肺炎的重要隐患病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瓜实蝇是世界性检疫害虫,被列入我国口岸常年监测计划中。本研究以检疫性有害生物瓜实蝇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地理种群瓜实蝇的转录组发现特异性的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序列,分析我国口岸监测的瓜实蝇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4个不同地理来源的瓜实蝇转录组进行分析,发现了特异性的SSR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选用我国11个省市的49个瓜实蝇监测样本进行测试及验证,使用NTsys和Popgene 32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筛选出15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UPGMA聚类分析显示,新疆、四川和广西种群归为一支,浙江、广东、江苏种群归为一支,上海、云南、海南、天津种群归为一支,北京种群单独聚为一支。[结论]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1个不同省市的瓜实蝇监测样本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6712,表明不同口岸的瓜实蝇监测样本间的遗传分化较大,可能具有不同的来源地,可为进一步开发监测样本溯源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申文明  孙中平  张雪  初东  李飞  吕灿宾 《生态学报》2013,33(24):7846-7852
针对快速、实时、有效采集并录入生态环境野外调查大样本量、多源数据的需求,充分应用移动GIS技术、移动智能终端、3G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提出了基于ArcGIS for Mobile的移动数据采集方案,研究解决了包括系统运行机制、数据访问模式、移动数据库技术等面向全国生态环境野外调查的移动GIS关键技术,设计并研发野外调查移动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C#和Java语言,以SQL Server 2008 为服务器端的数据库环境,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集成开发环境上实现设计开发,并在全国生态环境10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土地覆盖类型地面核查、生态系统参数野外观测等工作中予以应用。实践检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野外调查数据的数字采集、智能校验、实时上传与有效管理,简化了填报程序,规范了填报内容,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为生态环境相关的调查数据采集提供信息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