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6篇
  9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外基质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交联的多糖和蛋白质构成的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作用的三维动力学网络。和动物的细胞外基质一样,植物细胞壁中的许多成分积极地参与植物细胞发育过程的调节,它们以某种方式将信息传递给细胞,调节细胞的行为,以便对各种外界环境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细胞壁不再是一种环绕植物细胞的惰性结构,比起细胞壁,植物细胞外基质这一名词更能反映出这一动力学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植物CrRLK1-L亚家族类受体激酶的胞外域具有新颖结构基序,但功能大都未知.该家族成员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中,但在动物和微生物中不存在其同源物.CrRLK1-L家族成员相对较少,但组织表达非常广泛.它们定位于细胞质膜上,并且部分成员的定位还具有极性,这与其参与雌雄配子体的识别和受精作用密切相关.该家族成员普遍具有激酶活性,该活性对其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目前仅报道在拟南芥中参与助细胞与花粉的识别和调控营养组织的细胞伸长,但参与这些生物学过程的作用机制似乎独立于已知的信号通路之外,可能有自身独特的信号传导机制.所以对这一类具特有结构基序的类受体激酶基因的功能研究,将有助于解析植物特有生物学过程的分子作用机制,特别是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合理利用这些分子开展育种实践对未来农业生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番茄LeHsp110/ClpB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对植物耐热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SP100ClpB是Clp蛋白家族的一员,具有分子伴侣功能,与细胞“获得耐热性(acquiredthermotolerance)”相关。从番茄cDNA文库中筛选到长度达3144bp的cDNA,依据最长的开放读码框推导出的多肽含98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属于HSP100ClpB家族,因其计算分子量为110kD,所以命名为LeHSP110ClpB。实验证明,LeHsp110ClpB在番茄叶片中没有组成型表达,为热诱导型基因,其编码蛋白定位于叶绿体基质。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CaMV35S驱动的反义LeHsp110ClpBcDNA片段导入番茄,高温下转反义基因的番茄株系中LeHsp110ClpB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转基因株系的PSⅡ对高温胁迫更加敏感,说明HSP110ClpB在植物耐热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具有高效靶向药物传递的潜力,病毒颗粒已成为药物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焦点.病毒颗粒具有病毒性载体和非病毒性载体的优点,同时克服了两者的局限性.病毒颗粒药物传递系统具有无毒、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非自动免疫等特点.研究表明,病毒颗粒能够在细胞间转运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例如核酸或者基因、多肽、蛋白质以及其它抗癌药物等,因此在疾病治疗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制备携带有生物活性材料和治疗试剂的病毒颗粒和确定病毒颗粒药物的最佳剂型是目前该领域中挑战性的课题.本文综述了病毒颗粒技术多方面的特征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李静  戴曦  孙颖  舒婷婷  刘正文  陈非洲  卢文轩 《生态学报》2014,34(16):4672-4681
用定量蛋白银染色法,对太湖浮游纤毛虫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同时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其影响。在全湖设置32个点位进行季度采样,共检出117种纤毛虫,隶属于3纲、15目、78属,其中95种鉴定到种的水平。纤毛虫平均丰度27 170个/L(1 500—139 150个/L),平均生物量600.6μg/L(16.7—8736.0μg/L),以寡毛目、前口目、盾纤目、缘毛目和钩刺目为主。优势种包括:浮游藤壶虫、趣尾毛虫、顶口睥睨虫、银灰膜袋虫、水生钟虫复合种、钟形钟虫、杯铃壳虫、双叉弹跳虫、大弹跳虫、短列裂隙虫、小裂隙虫、圆筒状似铃壳虫。纤毛虫群落结构空间异质性较高,丰度上呈现从南向北、从敞水区向沿岸河口区逐渐增加的趋势;北部湖区以小个体的寡毛目、盾纤目、前口目为主,而南部主要以大个体的寡毛目为主;从功能摄食类群上看,北部各点以食菌种类为主,而南部以食藻种类居多。该类群季节变化明显,于夏季出现丰度峰值,生物量是冬、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通过CCA多元分析发现,太湖纤毛虫群落结构差异主要与水体营养水平、桡足类数量和pH值等有关,且在不同季节由不同的环境因子调控。  相似文献   
6.
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是一大类转录调控因子,也是植物中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转录因子可以调节众多下游基因的表达,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建成、激素调节,以及抵抗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具有重要作用。结合近年来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植物非生物胁迫相关转录因子研究的主要策略和方法,包括转录因子结构域、亚细胞定位、转录激活作用、转录因子复合体以及转录因子功能的研究,为植物转录因子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细胞壁连接的类受体激酶(wall-associated kinase,WAK)是植物细胞中一类特有的类受体激酶基因亚家族,因其胞外域与细胞壁紧密相连而得名.水稻中共有125个OsWAK基因,OsWAK50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胞外域、跨膜域和激酶域,呈现典型的WAK样受体激酶特征.首先通过对OsWAK50-GFP融合蛋白的观察发现OsWAK50定位于细胞膜并且与细胞壁偶联.进而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到了20个可能与OsWAK50胞内域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并通过一对一酵母转化验证了OsSK4、OsSWIB和OsSWI3C全长均可与OsWAK50胞内域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显示,OsSWIB能够直接与OsWAK50激酶域互作,而OsSK4和OsSWI3C与OsWAK50胞内域的互作是依赖于OsWAK50 C端的.研究还表明,OsSK4和OsSWIB亦能与OsWAK50同源基因OsWAK53a结合,而OsSWI3C则不能与OsWAK53a结合.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证明,OsSK4与OsWAK50和OsWAK53a能够在植物体内发生互作.以上结果为阐明OsWAK50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对10%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下野生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大豆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土培法,研究野生大豆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解物质及膜质过氧化变化规律.结果:1.5 mmol/L水杨酸明显提高了PEG胁迫下野生大豆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减轻了膜脂...  相似文献   
9.
孙颖  崔兰明  李梦雨  王蕾  王欢  何淼 《广西植物》2018,38(5):608-616
该文对绵枣儿的开花物候与传粉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绵枣儿的开花进程、开花物候指数、开花物候指数对其生殖成功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绵枣儿对传粉昆虫的种类及其活动规律。结果表明:(1)绵枣儿始花日期为7月中下旬,单株持续时间15 d左右,种群持续时间30~35 d。呈现出\"M\"型开花物候曲线,其两年的开花同步指数分别为0.862、0.885,表明开花的年际间差异较小。并且分析出植株的相对开花强度分布在30%~60%之间。(2)相关分析表明:绵枣儿的开花数目与坐果数和持续时间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P0.01),绵枣儿的持续时间与坐果数之间呈现出显著相关(P0.05),而其始花日期与开花数目、坐果数和持续时间并没有显现出相关性,即绵枣儿植株开花的数目越多,其坐果率越高,持续时间也就越长。(3)绵枣儿的访花昆虫总共有14种,可分属为5目10科。其中传粉昆虫有5科10种。该研究结果表明各传粉昆虫在单花停留的时间和其访花频率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在日访花频率上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将少根根霉中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RAD6)的起始密码子周边序列作适当的修改,并把修改后获得的片段(RAD6_1)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YES2.0,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YRAD6_1。经测序验证,把pYRAD6_1转化到酿酒酵母的缺陷型菌株INVScl进行表达分析,同时以空载体pYES20和出发序列所构建的pYRAD6作为对照。通过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GC_MS)分析表明,在pYRAD6和pYRAD6_1转化的酿酒酵母中生成γ_亚麻酸,而pYES2.0中没有检测到。其中,pYRAD6-1转化的酿酒酵母γ_亚麻酸表达量占细胞总脂肪酸含量的5.23%,而对照pYRAD6转化的酿酒酵母中表达量只占2.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