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头孢菌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76 例老年慢性 支气管炎患者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其中对照组76 人采用头孢菌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鱼 腥草注射液治疗,对两组临床费用、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26.0± 4.2)d 和 (32.4± 3.4)d,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医疗费用为(10477± 1273.2)元,对照组医疗费用为(12790± 892.3)元,两组 医疗费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70.8%)(P<0.05)。结论:头孢菌素联 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防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主根和侧根结构相同,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主根中油室数目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第1-2年内,数目增加明显。防风进入生殖生长后,主根的韧皮部与木质部的比例明显减少,根的木质化严重,果期以后根部逐渐腐烂。首次研究了防风根的发育形态学,对防风的栽培管理和评价防风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3.
野生和栽培防风根系的比较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智  刘鸣远 《植物研究》1997,17(3):344-347
研究了野生和栽培防风根系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形态上,栽培防风根系颜色较浅,侧根较多。在内部结构上,二者大致相同。二年生栽培防风主根与野生多年生防风主根中油室数目、韧皮部/木质部相近,建议生产上适当采收二年生植株根系。  相似文献   
4.
小偃麦的选育及其形成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智  张延滨 《植物研究》1998,18(4):418-421
对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与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杂交衍生的八倍体小偃麦,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与中间偃麦草杂交衍生的六倍体小偃麦的形成过程进行系统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并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研究了小偃麦的染色体构成。结果表明:小偃麦的形成是由杂种F1产生非减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分析了品质最佳的“小蒿子”防风在其主产区杜尔伯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尤其是防风主要分布的植物群落组成、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养分含量,旨在确定防风的栽培条件,为防风的引种栽培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染色体配对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八倍体小冰麦中2的染色体组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冰麦中2含有的冰草染色体是来自天蓝冰草(Agropyron intermedium(Host)P.B.=Elytrigia intermedia(Host)Nevski=Thinopyrum intermedium (Host)Barkworth and Dewey)具同亲关系的染色体组,但冰草的这种同亲关系的染色体组不同于二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ugatum 2X)的E组染色体。中2含有12条冰草染色体,且有一对染色体为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染色体和冰草染色体之间易位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染色体配对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对八倍体小冰麦中2的染色体组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冰麦中2含有的冰草染色体是来自天蓝冰草(Agropyronintermedium(Host)P.b.=Elytrigiaintermedia(Host)Nevski=Thinopyrunintermedium(Host)bARKWORHandDewey)具同亲关系的染色体组,但冰草的这种同亲关系的染色体组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