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1植物名称紫雪花(Plumbago indica). 2材料类别叶片. 3培养条件(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 6-BA1 mg·L-1(单位下同) IBA 1;(2)增殖培养基:MS 6-BA3 IBA 0.1;(3)生根培养基:改良的White(1/2硝酸钙) IBA 0.1.以上培养基均加入30 g·L-1蔗糖和6 g·L-1琼脂,pH 5.8~6.0.培养温度26~28℃,环境湿度70%~80%,光照度1 200~1 500 lx,光照时间8 h·d-1.  相似文献   
2.
雄性不育为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开辟了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本综述了利用生物技术培育转基因雄性不育的多种策略,以及繁育用作大田配制杂交种的母本雄性不育系的新方法;探讨了其应用于商业化杂种生产的重要性及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添加1.5%活性碳及3%的蔗糖的花宝1号和MS培养基为基础,加入不同浓度的BA和IBA,用外植体诱导的第1代组培苗基部以下连根1.1~1.2 cm为材料诱导原球茎.结果表明,花宝1号培养基优于MS培养基,BA1 mg/L IBA0.1 mg/L最合适,诱导率可达90.1%;光照以10 h/d左右为宜,培养温度以25~27℃最佳,其诱导率最高,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4.
涌漏型蒸渗仪时梭梭和柠条蒸腾蒸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  郭志 《西北植物学报》1997,17(3):305-314
利用非称量蒸渗仪对俊俊、柠条的蒸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年生的梭梭的单株蒸散量是515.3mm,3年生柠条的单株蒸散量是499.1mm。供水量和蒸散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系。3年生和2年生梭梭的单株平均蒸腾量分别是105.8mm和202.77mm;3年生和2年生柠条的单株平均蒸腾量分别为120.67mm和128.72mm。在3种供水条件下,柠条的蒸腾量都是梭梭的81%左右.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小麦幼苗期水分胁迫所诱导基因表达谱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利用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高密度点阵膜技术研究小麦2叶幼苗期水分胁迫诱导表达基因。通过筛选具有1530个克隆的SSH文库,获得181个阳性克隆。序列同源性比较和功能查询结果发现,83.2%的水分胁迫诱导表达基因分别与不同逆境胁迫条件下表达的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这些基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对细胞遭受逆境胁迫起保护作用。其中17个EST未找到同源性较高的匹配序列,已经在GenBank注册。用反向Northern、RT-PCR和Northern进一步检验所获得的功能已知EST,初步建立了小麦幼苗期水分胁迫诱导的基因表达谱。  相似文献   
6.
[AAGG]异源四倍体新棉种的核型及同功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创育的[AAGG]异源四倍体新棉种及其二倍体亲本亚洲棉(G.arboreum)、比克氏棉(G.bickii)进行了核型分析,并对[AG]异源二倍体和[AAGG]异源四倍体的过氧化物同功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异源四倍体[AAGG]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x=52,表现为双亲染色体数目之和,其核型公式为2n=4x=52=50m(6SAT) 2sm,按stebbins的核型分析原则,异源四倍体[AAGG]属1A型。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分析表明:[AG]棉种酶谱表现为双亲不完全互补型。并具有新式酶带。因此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可以作为鉴别远缘杂种的生物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7.
硝态氮是旱地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式,其吸收与硝酸盐转运蛋白1(NRT1)密切相关。高粱(Sorghum bicolor)较耐贫瘠,对土壤中的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较高。以拟南芥、水稻的NRT1为基础,通过Blast筛选高粱核酸和蛋白数据库获得SbNRT1基因全长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了20个SbNRT1基因,对其进行基因结构、系统进化树、基因表达、选择进化分析,同时对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二级和三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bNRT1分布于SBI-01~SBI-10上(除SBI-08);SbNRT1蛋白质均为疏水性蛋白,绝大多数蛋白质没有信号肽,且亚细胞定位在质膜上;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SbNRT1蛋白三级结构与预测一致,可信度均达到93%;SbNRT1存在8个分支,高粱与谷子、玉米的NRT1同源关系更近,且高粱在进化上出现了单双子叶的分化;Sobic.004G193000基因在生育期多个部位表达水平较高,Sobic.001G133900、Sobic.003G295500和Sobic.001G302800在高粱根部受硝酸盐诱导表达,也受铵盐和尿素诱导;高粱种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计算的ka/ks值表明,SbNRT1的进化具有纯化效应。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高粱氮高效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