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8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1.
在麻醉条件下,阿托品能在切除肾上腺的大白鼠产生降压作用;但在切除腎上腺的利血平化动物,降压作用反转为升压作用。这种升压作用既不被可卡因所增敏,又不被苄唑啉所拮抗,故与交感机制无关。同时,新斯的明的降压效应又能被利血平化所显著增强。因此认为,在利血平的降压机制中除了目前公认的交感神经功能低落的因素外,尚有副交感神经张力提高的因素参与,而上述条件下阿托品的升压作用乃其抗副交感作用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治疗休克的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性休克时,内阿片肽释放量显著增多,可直接或间接抑制心血管系统。纳洛酮静脉或中枢给药,可改善多种动物的失血性、内毒素性、内脏缺血性、脊髓损伤性等休克状况,并能提高生存率或延长生存时间。注射α受体阻断剂、摘除肾上腺、充分耗竭儿茶酚胺,或脑室内注射5-羟色胺,均可取消纳洛酮升压、抗休克作用。临床试用治疗感染性等休克,取得一定效果。本文作者对其进一步临床应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