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鸟类的飞行     
在动物界中,有许多种类具有飞行能力,其中以鸟类最为著称,飞机的问世在很多方面受到鸟类飞行的启示。在动物进化发展的漫长岁月中,昆虫是最先获得飞行能力的,最早的飞虫化石见于距今三亿年前的古生代二叠纪,至今  相似文献   
2.
秦岭南麓鸟类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已就秦岭鸟类区系特征及垂直分布特征作了分析(郑作新等,1962),本文拟就秦岭南麓鸟类的生态分布作些讨论。了解鸟类的生态分布及其密度,对进一步研究动物地理分布的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动物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尚缺。因此,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部分师生,在陕西省科委和中国科学院陕西  相似文献   
3.
黄腹角雉求偶炫耀行为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郑光美  刘宗行 《动物学报》1989,35(3):328-332
黄腹角雉雄鸟的求偶炫耀为典型的正面型。自12月开始炫耀行为即时有出现,至3、4月份达高潮,高峰出现于交配及雌鸟产卵期间。典型正面型根据炫耀程度可分完全及不完全求偶炫耀两种类型。雌鸟的反应是达到完全求偶炫耀的重要因素。完全求偶炫耀由6个动作组成,需时45—48秒。对雄鸟求偶炫耀时的叫声进行了声谱分析,频率范围与红腹角雉相似,但音节多。  相似文献   
4.
鸟类栖息地研究的取样调查方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栖息地或生境(habitat)是鸟类生活和繁殖的场所,即鸟类生活的环境条件。在鸟类生态学及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中,为了充分了解某种鸟类的生活史、适应性以及演化过程,都必须定性或定量地了解该种鸟类的栖息地性质,因为这些特性对鸟类有深刻的影响。例如,生态位(niche)理沦要求我们在研究鸟类及其它  相似文献   
5.
繁殖期白冠长尾雉占区雄鸟的活动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 0 0年 3~ 8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冠长尾雉 (Syrmaticusreevesii)繁殖期占区雄鸟的活动区进行了研究。对遥测时间超过 6 0天的 7只个体的研究表明 ,繁殖期白冠长尾雉占区雄鸟对活动区具有较强的依恋性 ;90 %调和平均转换法 ( 90 %HMT)计算的繁殖期活动区大小为 46 0± 13 7hm2 (n=7) ;繁殖初期、中期和末期的活动区大小分别为 2 4 5± 6 3、 19 6± 7 5和 17 9± 6 2hm2 (n =7) ;随着繁殖期的结束活动区与日活动区呈减小趋势。白冠长尾雉占区雄鸟对活动区的 3个亚区 (夜栖区、觅食休憩区和过渡区 )的利用时间存在明显差异 ,活动区所在地的植被结构的不同可能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农田麻雀繁殖期间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楚国忠  郑光美 《生态学报》1983,3(2):165-172
麻雀(Passer montanus)是世界性分布的食谷鸟类,与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在城市及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引起重视,是广泛研究的鸟类。关于麻雀的种群特性方面的研究工作,曾涉及生殖力(Sell,1964;Pinowski,1968、1979)、死亡率(Pinowski,1968;Sell,1970)、年龄分布(Pinowski,1968;南疆鸟害调查组,1977)、数量变动(钱国桢,1964;郑光美、黄孝镇,1965;南疆鸟害调查组,1977;Anderson,  相似文献   
7.
黄腹角雉的巢址选择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1991 ̄1993年,在浙江省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对黄腹角雉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共发现黄腹角雉巢15个,其中80%位于人工柳杉林中,营果树以柳杉为主,占73.3%。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黄腹角雉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有4种,依次为:营巢树因素(包括营巢树的高度、胸径、巢位高度和巢上方的植被盖度)、地形因素(包括坡向和坡度)、海拔因素和位置因素。  相似文献   
8.
南极鸟类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极鸟类研究概况张正旺,郑光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875)关键词南极鸟类,生态,研究进展鸟类是南极地区最重要的一种生物资源,也是最主要的动物类群之一。与其它地区相比,南极鸟类区系的特点是种类少但数量多。据统计,目前在南极地区所记录到的鸟类有...  相似文献   
9.
漫话国鸟     
介绍了“国鸟”的由来和发展,爱护鸟类、保护鸟类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还谈了选择我国国鸟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1996年5月由中国鸟类学会与日本野鸟学会联合主持,在北京召开了《保护黑脸琵鹭国际研讨会》,到会的有中国、中国台北、中国香港、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美国以及国际鸟盟(BirdLifeInternational)的代表共23人,由这一行动计划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