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长期运动对大鼠肝脏自由基的影响,及不同性别间可能的差异。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雄性运动组(MEG),雄性静息组(MSG),雌性运动组(FEG),雌性静息组(FSG)。运动组游泳每天2小时,每周游泳5d(休息2d),持续3个月。期满后检测肝脏OH·及MDA水平,并分析性别差异。结果:抑制OH·能力FEG(18.78±2.77U/mg pro)显著高于FSG(1g.36±3.94U/mg pro)(P〈0.01),MEG(16.56±3.44U/mg pro)显著高于MSG(12.85±2.00U/mg pro)(P〈0.05);MDA含量FEG(0.499±0.095nmol/mg pro)显著低于FSG(0.625±0.073nmol/mg pro)(P〈0.01),MEG与MSG之间无显著差异;肝脏OH·与MDA水平无显著相关。结论:长期运动可降低雌雄大鼠肝脏OH·含量,无性别差异;降低雌性但不影响雄性肝脏脂质过氧化水平,性别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大量的跨膜受体能靶向并定位于细胞核内, 但细胞表面的受体是如何转运到细胞核内尚不清楚. 报道了磷酸化的TrkA在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的定位.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 发现磷酸化的TrkA主要定位于一系列的运输泡和细胞核内, 这些膜泡包括: 细胞膜侧的环状泡、核周的大核心泡和小核心泡; 同时还观察到大核心泡出芽成小核心泡, 以及小核心泡与核膜相互作用. 基于上述结果认为这些膜泡可能与跨膜受体TrkA转位到核的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
跨膜受体可从膜表面进入细胞核内直接调控细胞的生命活动,但其核转位的途径至今尚无定论.已有多种模型分析了跨膜受体的核转位过程,它们均强调受体必须从细胞膜或内吞泡"逃脱"到细胞质后,才能进入细胞核内.然而,内吞.分选-浓缩-膜泡融合-释放模型却诠释了一条不同的跨膜受体核转位通路,这将有利于进一步阐明跨膜受体核转位的模式及其分子机制,并为核靶向药物的开发、目的基因的导入、病毒感染的治疗等应用研究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