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005年吴江市褐飞虱后期特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在吴江市稻区后期特大发生。在总结其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特大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后期成虫迁入量大、气候及苗情适宜、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的抗药性、残留基数高以及用药质量差等因素有关,最后提出了积极开展综合防治、加强监测以及科学使用农药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樟巢螟成虫的求偶及交配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光周期14 L∶〖KG-*2〗10 D、温度(27±1) ℃、相对湿度(60±10)%的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樟巢螟成虫的求偶及交配行为.结果表明:樟巢螟雌蛾在光期不求偶,进入暗期后少数个体开始求偶,暗期5 h求偶个体百分率明显增加,暗期6~7 h达求偶高峰期;不同日龄雌蛾的求偶率不同,以2~3日龄雌蛾较高,高峰期求偶率达70%以上;樟巢螟雌雄蛾的交配行为依时间顺序可分为求偶和交配2个过程;雌雄蛾间的交配主要发生在暗期5~9 h,交配高峰期在暗期6~7 h,与雌蛾的求偶高峰期一致;樟巢螟雌蛾一生只交配1次;雌雄比1∶1处理的雌蛾交配率显著低于雌雄比1:2处理,但前者的交配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樟巢螟成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 Butler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感器类型及其分布。樟巢螟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分为75~85个亚节的鞭节组成;触角背面被覆鳞片,绝大部分感器位于触角的腹面和侧面。樟巢螟成虫触角上都分布有以下8种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鳞形感器、栓锥形感器、Bhm氏鬃毛和腔乳头状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的数目最多,并可分为Ⅰ型和Ⅱ型。除Bhm氏鬃毛外,所有的感器都分布在触角鞭节的网纹区上。感器的类型及其分布位置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启动、调节及维持免疫应答的核心环节,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疫苗被认为是最具潜能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cytokine signaling1,SOCS1)是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家族的重要成员,广泛参与树突状细胞的发生、成熟和活化,具有负调控树突状细胞功能的重要作用。SOCS1沉默的树突状细胞能够促进自身成熟并增强其诱导的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现就国内外关于树突状细胞功能研究及基因修饰的肿瘤疫苗临床试验作一综述,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铃夜蛾属昆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及内分泌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铃夜蛾属Helicoverpa昆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内分泌因子的调控作用 ,包括信息素生物合成激活神经肽 (PBAN)和信息素生物合成抑制肽 (PSP)等的来源、结构和作用机制及一些种中保幼激素 (JH)和章鱼胺 (OA)对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作用 ,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Bt毒素对棉铃虫雄蛾感受雌蛾性信息素EAG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兰芳  董双林 《昆虫学报》2005,48(3):450-454
用含Bt毒素的人工饲料饲养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3龄幼虫至成虫(死亡率为40%~50%),采用触角电位 (electroantennogram, EAG) 技术,测定了雄蛾对雌蛾性信息素2种组分顺9-十六碳烯醛(Z9-16:Ald)、顺11-十六碳烯醛(Z11-16:Ald)及其混合物(Z11-16:Ald∶Z9-16:Ald=97∶3)的EAG反应。结果表明,Bt毒素对雄蛾感受性信息素单一组分和混合物的EAG反应均具促进作用;且随信息素剂量的增加,这种促进作用也随之增强。这一结果对于评价和实施延缓棉铃虫对Bt棉抗性的“庇护所"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红芭拉蒂’、 ‘夏黑’、 ‘户太8号’3个葡萄品种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温室葡萄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果实幼果期和膨大期,叶面喷施12 mg·L-1氨基酸螯合态富硒叶面肥不仅能使葡萄果实产量和硒含量显著提高,还能显著提高各品种葡萄果实综合品质(可溶性糖、有机酸、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Vc和原花青素等),但白藜芦醇未显著提高。各品种中,2017和2018年夏黑的硒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36.7%和37.1%,其增幅高于红芭拉蒂和户太8号;施硒组红芭拉蒂以高糖低酸的口感及高保健成分在品质综合比较中表现较优;2018年施硒的户太8号硒含量为53.26 μg·kg-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硒富集能力较强。因此,夏黑硒含量增幅较大;红芭拉蒂在营养价值和品质上表现较优;户太8号适合富硒葡萄生产。  相似文献   
8.
用土柱试验,研究了栽培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var.cerasiforme Alef.)的塿土和黄绵土水分运移和温度变化规律,水分运移模型选用土壤中水分分布的动力学模型,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变化选用正弦曲线模型。结果表明:塿土在各个不同深度的平均含水量均高于黄绵土,塿土的入渗速率高于黄绵土,同一深度塿土温度高于黄绵土,土壤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具有明显的滞后性;黄绵土中樱桃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大于塿土,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相互影响。水分运移模型在土壤浅层处可以得到很好的拟合效果,在拟合方程的变量范围内,根据时间可以较准确的确定樱桃番茄盛果期土壤浅层含水量,对于进一步提高农业干旱防御能力、有效制定节水灌溉计划、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昆虫雄性生殖腺分泌物的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昆虫两性成功交配后,雄性生殖腺分泌物使雌性昆虫的生理和行为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昆虫雄性生殖腺分泌物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这些生物活性分子通过成功交配转移到雌虫生殖道后,对雌虫的生殖活动产生影响,使交配雌虫一段时间内不再交配,使已转移的精子易于在雌虫生殖道内储藏,使卵与精子完成受精过程,还可刺激雌虫产卵和卵的发育,调控排卵和产卵等生殖过程。在精子的转移过程中,雄性生殖腺分泌物中的抗菌媒介质能使雌虫的生殖导管提供友好的环境。此外,一些昆虫的雄性生殖腺分泌物还含有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保护已产下的卵不被天敌取食和病原体侵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