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黑麦、蚕豆和百合花粉母细胞内肌动蛋白的存在与动态,结果表明高等植物的花粉母细胞在细胞融合期内的确存在一定量的肌动蛋白,并且,这种蛋白在早偶线期时出现,到四分体时期后消失。文章讨论了肌动蛋白的存在及其与细胞融合现象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通过改造微生物已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固定、转化和利用,而电子传递及能量供给对微生物固碳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好氧性嗜甲烷菌、化能自养微生物等天然微生物细胞内外的直接、间接电子传递系统。在此基础上,围绕微生物固碳细胞工厂的构建,进一步介绍了基于光能、电能的人工电子供给策略及其对固碳过程中代谢通量、合成路径和供能效率的影响。最后针对微生物固碳的关键共性技术难点,简要展望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及相关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染色体加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多倍体药用植物因器官巨大。产量高,具有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而倍受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当前药用植物染色体加倍所采用的方法、诱变剂类型以及其它一些影响植物染色体加倍的因素。此外,还介绍了多倍体药用植物的特征、鉴定方法以及近些年来药用植物染色体加倍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4.
5.
The Pollen Mother Cells of Nicotiana Rustica L. were studied using the techniques of immuno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protein A-colloidal gold IEM. Immunofluorescence microscopy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actin in both nuclei and cytoplasm. IEM observation shows that gold particles are present in cytoplasm, chromatin and cytomictic channel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ctin has some relation with chromatin condensing at synizesis. Moreover, actin may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ytomixis.  相似文献   
6.
蚕豆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同染色质胞间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压碎、石蜡切片及植物染色体分带技术观察蚕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发现:1.蚕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凝线期也出现染色质胞间转移现象;2.在8.08%的花粉母细胞内,染色体偏离正常的数目(n=6);3.染色体结构也有显著改变,其中包括染色体断裂、桥和长度的增减;4.出现双核和无核的花粉母细胞。大量证据表明,这些畸变现象同凝线期的染色质胞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实验对130例健康、HPV感染[HPV(+)]及不同级别宫颈病变(CIN)患者阴道菌群进行研究分析,揭示阴道菌群变化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及HPV感染的关系,为阻断宫颈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5年大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20~65岁患者130例,依据宫颈HPV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组。采用QIAamp DNA mini和Blood mini试剂盒提取阴道菌群基因组DNA。利用PCR-DGGE技术对患者阴道菌群的变化进行分析,Quantity On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及凝胶测序法分析特异条带的种类。上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结果在DGGE图谱中,HPV(+)组阴道菌群丰度高于HPV(-)组。CIN组阴道菌群丰度较HPV(+)组升高。测序结果显示,HPV(-)组与HPV(+)组中3条共有强度较大的条带均属于厚壁菌门,HPV(+)组的特征谱带为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显示,HPV(+)组患者发生了菌群失调。结论乳酸菌为阴道菌群中的优势菌;放线菌是HPV(+)的CIN患者的特殊细菌门,该菌属于阴道加德纳菌;HPV感染可引起阴道菌群稳态失调,且宫颈病变程度越重,阴道菌群失衡情况也相应加重。  相似文献   
8.
以异羟基洋地黄毒甙(digoxigenin)标记的rRNA为探针与多聚甲醛固定的植物根尖振动切片原位杂交。结合免疫荧光检测分析了豌豆(Pisum sativum)间期细胞核内核仁组织者区的数目、分布和排列。研究结果发现豌豆根尖分生组织间期细胞核内有1—6个被探针分子强烈标记的位点。这些位点呈大小不等(0.24-1.98μm~3)的斑点状,分布在核仁的周边,并且与核仁相连。探针标记位点在核仁周边的排列方式随标记位点的数目不同而异。在具有四个标记位点的细胞核内,它们呈四面体,梯形或平行四边形排列。在显示原位杂交阳性的细胞核中,59.5%显示4个标记位点,少于或多于4个标记位点的细胞分别占35.7%和4.76%。探针标记位点的数目与标记位点本身的大小无明显联系,而与核仁的体积大体上呈负相关趋势。文章讨论了这些被rRNA探针标记的位点与核仁组织区及核仁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黑脉羊肚菌(Morchella angustieeps),尖顶羊肚菌(M.Conwa)和羊肚菌(M.Esculenta)三种不同的羊肚菌在相同的培养液及培养条件下,菌丝体产量、总蛋白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无显著的差异;同一个种在含不同浓度麦芽糖、蛋白胨和维生素Bl的培养基上生长时,总蛋白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无显著的差异,但菌丝体的产量的差异较大,可溶性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酯酶同功酶的组成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菌,可引发人畜共患病。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通常表现为脑膜炎、颅神经麻痹、吉兰巴雷综合征以及癫痫。本文介绍了1例鹦鹉热衣原体致重症肺炎且合并颅神经损害的病例,经过多西环素抗感染治疗后肺部感染及颅神经病变好转。该病例报告不仅帮助临床医师进一步熟悉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更有助于其了解鹦鹉热病原体目前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