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是用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 PRV)提纯制剂免疫的BALB/c小白鼠脾细胞与Sp~2/o-Ag14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三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番木瓜环斑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其中23H1 McAb的效价较高,用ELISA检测,腹水抗体效价高达1:76800,能被PRV兔抗血清所阻断。这3个杂交瘤细胞系产生的单抗与TMV和CMV无血清交叉反应。它们可把PRV四个毒株初步区分为三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2.
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轻度慢性活动性肝炎(MCAH)、重度慢性活动性肝炎(SCAH)、小结节肝硬变(MINC)、大结节肝硬变(MANC)、癌周肝硬变(PC)和肝细胞癌(HCC)及正常对照共67例样本的肝细胞或癌细胞DNA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MCAH、SCAH和MANC多倍体化受抑制,显示细胞分化能力下降,可能与肝癌的发生相关;(2)HCC均为异倍体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并处于较低的分化状态;(3)PC倍体分布和双核细胞率介于其他非癌病变和HCC之间,细胞分化受抑制且有向异倍体发展趋势,具有癌前病变性质;(4)MINC明显多倍体化,为分化性的再生修复病变而与肝癌发生无关。因此肝细胞DNA含量的定量分析对于了解肝细胞的增生状态,以及患者的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欧阳明  王绍 《动物学报》1999,45(3):311-316
分别将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注射到大鼠内侧和中间内侧孤束核,观察心血管活动的变化.结果发现:小剂量地塞米松(20或50ng)对心血管活动无明显的影响(P>0.05),大剂量地塞米松(100或250ng)注射后10分钟内能使心血管活动明显降低(100ng:-1.80±0.32kPa,-31±13b./min;250ng:-2.68±0.51kPa,-44±15b./min;P<0.01)。不仅如此,小剂量地塞米松(20ng)注入孤束核后对血清中亚硝酸根离子浓度无明显的影响(P>005),大剂量地塞米松(250ng)可使血清中亚硝酸根离子浓度显著升高(19.33±0.29μmol/L,vs.control8.26±0.26μmol/L,P<0.05)。这些结果提示大剂量地塞米松在孤束核内可能通过非基因调控机制捉进外周一氧化氮的形成达到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南蛇藤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十年来,从南蛇藤植物中已分离得到60余种化合物,其中大部分是倍半萜、三萜和黄酮。本文概述从南蛇藤中得到的数十种化合物的结构和波谱数据。  相似文献   
6.
7.
阳桃胚乳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次成功建立阳桃胚乳组织培养并获得胚乳再生植株。胚乳愈伤组织诱导以培养基MS 2,4-D2.0mgL^-1 BA0.2mgL^-1的效果最好,诱导频率可达94.7%,愈伤组织乳白色,结构致密,生长旺盛;将其接种在培养基MS ZT3.0mgL^-1 NAA0.2mgL^-1上,愈伤组织由乳白色致密型转变为淡绿色致密型,进而形成绿色芽点,分化出不定芽,分化频率可达73.3%;胚乳植株在培养基MS ZT2.0-2.5mgL^-1 NAA0.05mgL^-1上进行壮苗和营养繁殖。  相似文献   
8.
17种金线鲃核DNA含量及倍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血涂片、Feulgen染色和显微分光光度技术 ,测定了金线属 (Sinocyclocheilus) 17个种的核DNA含量。结果显示 ,除侧条金线 (S .lateristritus)中采自云南沾益炎方山那边的样本之 2C值为 7 79pg外 ,其余的核DNA 2C值都集中分布在 4 19~ 4 86pg范围 ,大体与其近缘四倍体种 2C值相同或相近 ,是其近缘二倍体种 2C值的大约 2倍。据此我们推断 ,这 17种金线很可能都是四倍体 ,个别种还含有八倍体的类型 ,金线属可能是整属的四倍体起源。  相似文献   
9.
10.
苋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苋科植物有65个属,约1000余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该科的很多植物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化学成分丰富,含有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生物碱类、色素类和多肽类物质.为推动我国苋科植物资源的更深层次利用和开发,对苋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