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2.
目的:应用心率变异性的方法观察心可舒片对旱搏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方法:将96例频发旱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缓释片口服,47.5mg/次,1次/日,治疗组在口服倍他乐克缓释片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4片/次,3次/日。在服药前及服药后1个月各行1次动态心电图及普通心电图检查,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消除旱搏,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较对照纽明显有效(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可舒片与倍他乐克舍用可有效增加其治疗早搏的作用,同时改善心率变异性和改善倍他乐克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副作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以早熟和晚熟品种大白菜为试材,根据化肥氮(尿素)、有机肥氮(生物有机肥)配施比例设置4个施肥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下不同熟期大白菜土壤酶活性、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产量、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早熟品种'德高16'大白菜莲座期和结球紧实期均以配施1/2生物有机肥(T2)处理的土壤蔗糖酶、土壤脲酶、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果袋颜色对番茄果实微环境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磊  高方胜  徐坤  徐宁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8):2229-2234
为确定果袋颜色的生态学和生物学效应,以JYK番茄为试材,采用不同颜色果袋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颜色果袋内微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果实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果袋均具有降低光强、提高温度、增加湿度的作用,并均可促进番茄果实膨大,增加单果质量,促进果实提早成熟.其中,以黑色果袋增温促长效果最好,其果实成熟期较对照提早10 d,单果质量增加27.2%;无色、蓝色及红色果袋处理的果实成熟期分别较对照提早8、3和2 d,单果质量分别增加11.8%、6.4%和4.8%.此外,套袋还可促进果实着色,显著提高番茄红素含量,但所有处理的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表明番茄套袋虽增加了产量,但降低了其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品种“L402”为试材,研究了土壤水分对不同季节番茄光合及蒸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春番茄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以土壤相对含水量80%处理最高,65%处理次之,50%处理最低;土壤水分降低,显著改变了番茄Pn和Tr的日变化动态,导致光合午休加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以65%处理最高.冬番茄在全生育期内Pn和Tr以50%处理最低,但65%和80%处理无显著差异,且均无光合午休;WUE则以50%处理最高,80%处理最低,说明不同季节番茄对土壤水分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春番茄与冬番茄的Pn及Tr日变化规律显著不同,且在相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春番茄Pn及Tr显著高于冬番茄.  相似文献   
6.
以‘L402’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材质果袋内微环境变化规律及其对果实膨大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改变番茄果实发育的微环境,促进果实发育,使果实提早成熟,增加单果质量.硫酸纸袋内光照、湿度介于塑料袋与无纺布袋之间,除上午温度低于塑料袋外,下午及夜间的温度均较高,其收获时单果质量较对照增加了15.34%.但套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值均低于对照,说明套袋影响了果实营养品质,降低了果实风味.由于套袋阻隔了果实与农药的直接接触,除无纺布袋内果实毒死蜱含量高于对照外,硫酸纸袋及塑料袋处理的番茄果实毒死蜱残留量及高效氯氰菊酯残留量均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其中恶性脑胶质瘤成弥漫性生长,尽管给予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仍极易复发,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但是胶质瘤的治疗靶点匮乏,因此探索有效的靶点对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首先利用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数据库(Chinese glioma genome altas, CGGA)分析了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中eIF4A1与脑胶质瘤的关系.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 eIF4A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相关并且在胶质瘤细胞中高表达. eIF4A1的抑制剂Silvestrol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慢病毒感染胶质瘤细胞建立shRNA干扰eIF4A1基因的胶质瘤细胞株,进行了一系列体内外生物学特征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 shRNA干扰eIF4A1基因后能够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细胞侵袭和迁移.因此,本实验研究证实eIF4A1是胶质瘤治疗的有效靶点,为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心率变异性的方法观察心可舒片对早搏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方法:将96例频发早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缓释片口服,47.5mg/次,1次/日,治疗组在口服倍他乐克缓释片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4片/次,3次/日。在服药前及服药后1个月各行1次动态心电图及普通心电图检查,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消除早搏,改善临床症状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有效(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心率变异性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可舒片与倍他乐克合用可有效增加其治疗早搏的作用,同时改善心率变异性和改善倍他乐克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副作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仿生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生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研究并摹仿生物系统,为工程技术系统提供新的设计思想。相传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450-500年),鲁班上山伐木途中,手指为茅草划破,从而受到启发,经反复实践,终于制成人类史上第一架带有锯齿的木工锯。这可算是最早的仿生学工作了。另据“韩非子”记载,鲁班用竹木做了一个木鸟,“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人达·芬奇也试图摹仿鸟的飞翔动作,制造扑翼机。这些发明和尝试,在人类文明史上犹如点点星火,一闪而灭,始终未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根本原因,正如恩格斯指出的:“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