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中国大陆和台湾都时常发生洪水与泥石流灾害,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都带来严重损失。作为炎黄子孙,海峡两岸的水土保持专家们均深感责任重大;如何减轻水土流失危害,一直是两岸专家学者所关心的课题。鉴于此,1995年8月和1997年8月在大陆召开了第一届和第二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研讨会,两次会议均获得成功,并有力推动了两岸水土保持研究工作的开展。于是两岸专家决定将“研讨会”继续开展下去,并将第三届安排在台湾举行。经过两岸专家———尤其是台湾方面的专家———近2年的精心筹备以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第三…  相似文献   
2.
3.
油页岩废渣场植物修复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广东茂名页岩油工业固体废物裸露灰渣地植林18a(南排)和3-5a(北排)后的植物生长、凋落物、土壤容重、有机质、pH和植物多样性进行了对比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南排和北排已形成了森林环境。土壤基质已得到了改善,南排的凋落物现存量增加了1.39倍,土壤有机质增加了52.39%(0-20cm)、50%(20-40cm),土壤pH值提高了0.28个单位。南、北排林地土壤pH值分别比植林前裸地提高了0.99个单位和0.71个单位。这说明植树造林对增加土壤有机质效果明显,对提高土壤pH值则相对较慢。南排自堆放油页岩灰渣后,45a来入侵定居的野生植物有48科118属138种,其中草本植物占总种数的54%,乔木15种;北排堆放28a来,有24科63属66种植物入侵定居,其中草本种类占67%。  相似文献   
4.
茂名北排油页岩废渣场的土壤与植被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茂名北排油页岩废渣堆放场是一块面积达670hm2的工业生产废弃地,废渣场土壤干旱,养分贫瘠,重金属含量略为偏高,不利植物入侵与定居。这片因人为因素形成的次生裸地经过20多年的自然恢复,入侵定居植物只有24科59属66种,且大多数均为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等科的草本植物种类;草本植物有13科38属44种,占总种数的67%,占总覆盖度的80%以上。群落结构及组成种类简单,处于群落次生演替的前期阶段,表明废渣场次生裸地的植被恢复是非常缓慢的。为尽早达到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等目的,必须辅以人工措施,加速植被的恢复进程。最后提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生态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5.
敖惠修  黄韶玲 《生态科学》2014,33(1):182-187
美国红木指生长在美国西北海岸的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 与巨杉Sequoiadendron giganteum 的统称。前者称海红木, 分布北加州海岸绵延至俄勒冈州南部州界; 后者称山红木, 分布加州中北部内华达山脉西坡沟谷。它们分别为世界最高和体积最大的长寿植物。红木林是原始复杂的生物群落。红木在史前是北美地区代表植物, 后因环境变迁, 至目前仅剩一个小的生存区域。美国政府为保护现有红木林, 建立了多个红木国家公园和红木州立公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亦将红木国家公园与附近3 个红木州立公园列入世界遗产和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中心。红木有多种用途,树形壮丽, 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植物。红木公园的巨树与幽谷, 吸引无数游客, 游客绝大部分能自觉遵守有关保护法规。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在调查粤北石灰岩山地植被的基础上,选出8种植物进行光能利用效率和蒸腾系数等生理生态学特性研究,并与非石灰岩山地较速生的荷木、藜蒴作比较,以筛选出适合石灰岩山地造林绿化的树种。结果表明,任豆、香椿与荷木、藜蒴的平均净光合速率(gCO2·m-2·d-1)分别为19.92,13.10,9.04和8.11;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利用效率(%)分别为4.21,4.59,2.71和2.52;蒸腾速率(gH2O·m-2·d-1)分别为2191,1266,1499和1133;蒸腾系数(gH2O·gDM-1)分别为164,144,244和209.说明任豆、香椿比荷木、藜蒴速生,光能利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高,生态适应性强。光皮树、阴香的生长速度与荷木、藜蒴相似。菜豆树、桂花、铁榄、板栗的生长速度比荷木、藜蒴慢,但除板栗外都比较耐荫,对石灰岩山地环境也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野生的香根草种及其保护与分类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这一优良的水土保持和多用途植物目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推广应用。中国的香根草栽培种主要是在5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但在广东和海南也有这一植物的野生种存在,尤其在广东的吴川有一块面积达6670 hm2左右的野生香根草群落。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过度开发利用,40年间,这片热带草原已遭到严重破坏,面积和蕴藏量都大幅度减少。为了不使这片珍贵的湿地消失殆尽,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另外,香根草属的系统分类还很不完善,上述在中国分布的野生居群究竟是香根草还是野香根草(V. nigritana),迄今还没有定论,经对标本的研究鉴定,初步确定为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相似文献   
8.
<正> 工业生产排放出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不但影响人的健康,而且也影响工厂区的植物生长。植物种类不同,对有害气体反应也不一样。通过试验筛选一批对有害气体具有较强抗性的植物,用以绿化工矿区,不仅可保持环境美化,还可以适当减轻大气污染的危害程度。 筛选抗性植物的科学试验程序包括:现场调查,熏气室试验、现场盆栽试验和现场地栽观测。地栽观测的目的在于取得植物在低浓度、长期和高浓度、短期的大气污染条件下的抗性反应和绿化效应的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9.
98种园林植物对氯气的反应和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动式熏气装置,研究了Cl_2对98种植物的急性伤害症状及其抗性。试验的Cl_2浓度为0.2、0.3、0.5、1、2、4、7、8ppm 8个等级。Cl_2伤害的特征症状是先在叶下表面出现微小的针点状,斑点状伤斑。死、活组织间无明显界线。试验植物对Cl_2的抗性分为4级:敏感(阈值≤0.3ppm×4小时),较敏感(阈值>0.3,≤0.5ppm×4小时),较强(阈值>0.5,≤1ppm×4小时),强(阈值>1ppm×4小时)。 本试验的结果与作者以前在工厂栽培试验的结果相比较认为,以急性伤害阈值来评定植物的抗性,对大多数是适用的,此方法有应用价值。植物伤害的典型症状,可作为大气中Cl_2污染的植物指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粤东五华县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种群和生境的变化,揭示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过程及其效应。1.人为破坏较轻、尚保存有一定原生植被繁殖体的次生林地,通过封山育林,可较快地促进其恢复成较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历时2年,在400m2样方内,常绿阔叶林乔木层树种增加了5种,幼苗数量增加了186株,并已有一些中生性种类入侵。生境亦有所改善,气温、地表温、土温以及相对湿度的变幅趋于平缓,相对湿度更处在一个相对较高且较为稳定的水平;土壤变为强酸性减弱,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升高,植被正向演替进程相对较快。2.在生态系统退化较严重的散生马尾松灌丛草坡,因受附近阔叶林的影响,新的物种较易入侵,在100m2样方内植物种类共增加了2种56株。3.在严重水土流失的散生马尾松草坡,生态系统极度退化,仅靠植被的自然恢复极其困难,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而人为的持续干扰和破坏是植被恢复的极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