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生境中台湾水青冈(Fagus hayatae)的群落特征,对四川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的台湾水青冈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谱、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台湾水青冈群落中的植物种类随海拔存在差异。群落中植物区系均以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主,且其分布比例与海拔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海拔群落的物种生活型谱主要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其它生活型较少。群落乔木层中台湾水青冈的重要值随海拔上升不断增大。中海拔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低于高海拔和低海拔,具有物种种类少、多样性低的特点。因此,不同海拔段上的台湾水青冈群落学特征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基于ITS序列探讨忍冬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七子花(Heptacodium miconioides)为外类群,运用MEGA软件对20种忍冬属植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系统发育树,从分子系统学角度探讨忍冬属下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在NJ和MP系统树中,没有形成系统树的基部分支,忍冬亚属(Subg.Chamaecerasus)和轮花亚属(Subg.Lonicera)没有形成姐妹群关系.(2)在各系统树中,囊管组内的各种没有聚为一支,故认为对囊管组的划分应进一步探讨.(3)忍冬属ITS区(ITS1+ITS2)的信息位点达到11.0%,信息位点比较丰富,证明ITS序列可以为解决忍冬属植物的系统发育问题提供较强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在深圳市内伶仃岛薇甘菊危害的不同群落生境中,设立9块样地81个小样方,用森草净(即70%嘧碘降水溶性粉剂)杀灭样地中的薇甘菊施量为0.0001~0.02 g•m-2,结果表明:各浓度的森草净杀灭效果均较好,杀灭率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在坡地和溪谷生境中,森草净用药量分别为0.05~0.1 g•m-2、>0.2 g•m-2能较彻底地杀灭薇甘菊。应用HPLC法检测样地土壤中嘧磺隆残留量,溪谷土壤中嘧磺隆半衰期C=C0•e-0.083TT1/2=8.4,施药后37 d消解95.9%,坡地高浓度级半衰期C=C0•e-0.046TT1/2=15.1 d,施药后37 d消解85.0%,坡地低浓度级半衰期C=C0•e-0.090T, T1/2=7.7 d,施药后15 d消解742%。不同浓度森草净处理样地,施药后7、15、37 d均可检测到嘧磺隆,并且含量越来越小,但施药后68 d的土样,均未检测到嘧磺隆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14-3-3蛋白家族的同源性及分子进化关系。方法:利用已公布的人基因组数据库,采用BLASTN程序检索人14-3-3蛋白家族各成员的编码基因和假基因,并利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联配,绘制其分子进化树。结果:该家族半数成员具有多个假基因序列,为返转座类型假基因。进化分析表明该家族有共同的祖先,可归为3个亚类。结论:人14-3-3蛋白家族每个成员长期进化所形成的多样性提示其功能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农药是集约化农业保证农产品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合理的施用方法会导致农药残留、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微生物特性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许多研究发现,百菌清对作物和土壤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毒害和抑制作用。通过温室试验探讨了百菌清不同施用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呼吸强度、代谢熵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并测定了水稻生物量。结果表明,虽然微生物数量没有明显变化,但其活力受到显著抑制,且施用剂量越高抑制越明显。试验后期脱氢酶活性逐渐增加,但仍然低于对照。虽然,百菌清没有造成水稻生物量下降,但由于研究属于短期试验,且只施用了1次百菌清,因此其环境生态学影响有可能被低估。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产于湖北神农架的川鄂獐耳细辛1个新变型―――重瓣川鄂獐耳细辛( Hepatica henryi Steward f. pleniflora X.D.Li et J.Q. Li),与原变型的主要区别为花冠重瓣。  相似文献   
7.
薇甘菊入侵扩散机制研究进展与改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 B.k)的入侵分布、入侵能力以及群落可侵入性等方面对其入侵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往的研究工作没有重视对薇甘菊入侵过程的整体性研究、对入侵扩散影响因素分析、空间尺度约束影响分析,以及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缺陷.因此,未来应重点开展薇甘菊入侵扩散过程重建及潜在危害区域预测、景观结构对薇甘菊入侵危害的影响等研究,并完善薇甘菊入侵扩散的动态监测网络及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8.
腺嘌呤对菠萝快速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腺嘌呤(adenine,Ad)作为基本培养基(MS)的添加成分,进行菠萝的快速繁殖.以不加Ad作对照,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Ad分别为1.0、2.0、3.0、4.0、5.0、6.0 mg·L-1对芽的分化及增殖均无显著促进作用.而在壮苗培养中,除Ad为1.0 mg·L-1外,其他各浓度均能极显著地提高幼苗的生长速率,而且在不同浓度间也出现了极显著差异.Ad在3.0~5.0 mg·L-1时,幼苗生长速率最快,可使出苗时间提前30 d以上.  相似文献   
9.
17种金线鲃核DNA含量及倍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血涂片、Feulgen染色和显微分光光度技术 ,测定了金线属 (Sinocyclocheilus) 17个种的核DNA含量。结果显示 ,除侧条金线 (S .lateristritus)中采自云南沾益炎方山那边的样本之 2C值为 7 79pg外 ,其余的核DNA 2C值都集中分布在 4 19~ 4 86pg范围 ,大体与其近缘四倍体种 2C值相同或相近 ,是其近缘二倍体种 2C值的大约 2倍。据此我们推断 ,这 17种金线很可能都是四倍体 ,个别种还含有八倍体的类型 ,金线属可能是整属的四倍体起源。  相似文献   
10.
广东内伶仃岛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广东内伶仃岛的维管植物区系进行全面考察、采集、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1)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27科367属551种,其中蕨类植物20科25属38种,种子植物107科342属513种,12种为广东新记录;(2)种子植物区系的表征科主要有:樟科、茜草科、夹竹桃科,番茄枝科,大戟科、桑科、冬青科,芸香科、葡萄科、五加科、紫金牛科、荨麻科、防己科、天南星科、棕榈科等;(3)属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其次为旧世界热带及东亚分砷;(3)通过与邻近地区植物区 的比较,发现内伶仃岛与香港植物区系相似性最高,与古田、古兜山的相似性次之,而与南昆山的相似性较低,它们均属于华夏植物区系界的华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