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8篇
  1970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08年   1篇
  19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3.
湖北安陆新的恐龙蛋类型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记述的恐龙蛋化石标本,采自湖北省江汉盆地公安寨组下部.蛋化石保存完好.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蛋壳的显微结构完整,清晰可见.根据钙质蛋壳基本结构单位的形态及排列特征,笔者建立了—新属,新种——Dendroolithus wangdianensis gen. et sp. nov.,代表恐龙蛋类一个新科——Dendroolithidae fam. nov.此外,残存的卵壳膜纤维化石的发现,将为进一步研究恐龙蛋卵壳膜的结构和氨基酸组成提供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4.
在大鼠明暗分辨学习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通过与记录电极一起慢性埋植于海马CA_3区的注药管微量注射NMDA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2-amino-5-phosphonovaleric acid(APV),观察对海马CA_3区突触效应及与之相关的习得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动物经训练PS峰幅值刚增大至最高水平后,即在习得性LTP刚好形成后,每实验单元先于CA_3区注射AFV 1μl(2mmol/L),然后在药物有效作用时间内再进行训练,则PS峰值不能随训练而保持在最高水平,相反经8个实验单元,PS峰值降至实验前水平;相应地动物的正确反应率不能随训练而巩固,反而下降至10%以下。(2)在动物习得性LTP已形成并经一单元训练PS保持在最高水平后,于每实验单元训练前注射APV 1μl(2mmol/L),PS峰值同样不会随训练而保持在最高水平,经14个实验单元注药和训练,PS峰值逐渐降至实验前水平,相应地动物行为的正确反应率也降至10%以下,习得性行为消退,不过其消退速度比前一情况的动物为慢,说明习得性LTP发展情况不同,APV的作用效率有差别。结果表明:NMDA受体在习得性LTP的巩固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荔枝果皮分别提取多酚氧化酶及其天然底物,两者相作用,形成褐色产物,酶促褐变是荔枝果皮变褐的原因。 从荔枝果皮提取的酚类物质中分离出多酚氧化酶的天然底物。此底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分别在215和280 nm有一强的和一弱的吸收峰,它的红外吸收光谱在3190、1600、1500 cm~(-1)有很强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6.
7.
本试验是用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 PRV)提纯制剂免疫的BALB/c小白鼠脾细胞与Sp~2/o-Ag14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三个能稳定传代并分泌抗番木瓜环斑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其中23H1 McAb的效价较高,用ELISA检测,腹水抗体效价高达1:76800,能被PRV兔抗血清所阻断。这3个杂交瘤细胞系产生的单抗与TMV和CMV无血清交叉反应。它们可把PRV四个毒株初步区分为三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8.
Root colonization was studied in ten species of the Epacridaceaeat three sites in Victoria by morphological and cross-inoculationexperiments. The sites and genera chosen were Cranbourne [Epacrisimpressa Labill. andLeucopogon ericoides(Smith) R. Br.] andRye [L. parviflorus(Andrews) Lindley] on the Mornington Peninsula,and the Grampians[Astroloma conostephioides(Sond.) Benth.,A.humifusum(Cav.) R. Br.,A pinifolium(R. Br.) Benth,Brachylomadaphnoides(Smith) Benth.,E. impressa, E. impressavar.grandifloraBenth.andStyphelia adscendensR. Br.] in western Victoria. For morphologicalstudies, samples of roots from each species at each site werecleared and stained and examined microscopically. For cross-inoculationstudies, cuttings from each site were struck in potting mediuminoculated with soil from the same and other sites. The ericoidmycorrhizae in the roots of plants found at or grown in Cranbourneand Rye soils were similar. Bot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from the internal hyphae found in the roots of plants foundat or grown in Grampians soils, which were three times largerin diameter and formed dense coils which filled the host celland invaded adjacent epidermal cells. This suggests that morethan one fungus is involved in the relationships, that the MorningtonPeninsula sites had a different fungus from the Grampians siteand that host specificity is low. Vesicular structures werealso found commonly on plants at the Grampians site, in contrastwith other sites. Epacridaceae; root; fungus; mycorrhiza; morphology; inoculation  相似文献   
9.
本文记述了我国南方姬小峰科红眼姬小蜂属Mangocharis一新种,荔枝瘿蚊红眼姬小蜂M.litchiiYang et Luo.该种单个内寄生于严重危害荔枝叶片的荔枝叶瘿蚊Mayetiola sp.幼虫或跨期寄生于该害虫的卵—幼虫期,在自然控制这种害虫上具有重要作用.红眼姬小蜂属在我国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0.
鼎湖山自然林豆科固氮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调查鼎湖山自然林木本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基础上,参阅了国内外有关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主要文献,研究了鼎湖山自然林木本豆科植物的固氮资源。结果得出鼎湖山自然林中常见的木本豆科植物共有41种,其中乔木15种,灌木6种,木质藤本20种;有结瘤固氮特性的26种,其中乔木11种,灌木5种,木质藤本10种;经初步调查未见根瘤的6种,其中乔木2种,灌木1种,木质藤本3种;未调查的9种,其中乔木2种,木质藤本7种。本研究结果为鼎湖山木本豆科固氮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论据,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