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北纬24°以南的云南永德县发现白蜡虫自然种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蜡虫Ericerus pela Chavannes是我国温带重要的林业资源昆虫,其雄虫所产的蜡是轻、重工业,医药等不可缺少的原料,它又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 关于中国白蜡虫的分布,王辅(1963,1978)认为:在北纬26°以南地区白蜡虫不适其生存。我们于1982年12月—1983年9月,对云南省永德县进行了考察,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硫酸铵分部沉淀、SephacrylS-300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纯化了小球藻RubisCO,得率为15%,比活力达1.232μmolCO2ms-1min-1,分子量是500kD,它和菠菜叶片RubisCO在分子量、亚基组成和免疫特性等方面相似,反映RubisCO在高等和低等植物中有较高的同源性。自养小球藻RubisCO占细胞可溶性蛋白质的24%。而异养转变后的小球藻细胞内不含RubisCO。异养小球藻向自养生长转变过程中,20h后细胞内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24h时细胞内出现RubisCO,24h后大量增加,至41h时含量达最高峰;标志着小球藻细胞光合作用能力的恢复和加强。  相似文献   
3.
国产7种乌头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了国产7种乌头属植物(两色乌头(Aconitum alboviolaceum Kom.,牛扁 A.barbartum var.puberulum Ledeb.,蔓乌头A.volubile Pall.,展毛蔓乌头 A.ciliare DC.,北乌头 A.kusnezoffii Reichb.,蒿叶乌头 A.artemisiaefolium Bar.et Skv.,细叶乌头 A.macrorhgnchum Turcz.)的核型。其中展毛蔓乌头、蒿叶乌头和细叶乌头的核型为首次报道。本文还首次指出乌头属中具多年生根状茎的牛扁亚属植物的核型没有明显的二型性,而具二年生块根的乌头正属植物的核型的二型性十分明显。此外还讨论了细叶乌头及展毛蔓乌头的系统位置,认为它们与蔓乌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银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RAPD)标记方法对银杉(Chthaya argyrophylla)75个个体(采自湖南和四川)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 21个 10 mer -的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06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4个,占32%.相对于其它裸子植物,银杉的遗传变异水平偏低.湖南居群和四川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 18%和 25%,两居群间的遗传变异量占总变异量的 7. 99%,这一数值高于裸子植物居群间遗传差异的平均值(6.8%).同时,发现遗传变异水平的高低与生境的复杂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点突变和随机遗传漂变,银杉的部分亚居群间有较强烈的分化,亚居群间的遗传差异最高可达 16. 23%.此外,提出了度量遗传多样性水平的分化指数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指出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可能是银杉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寄生于贵州省丹寨县水牛瘤胃内同盘科腹袋亚科腹袋属内吸虫的一个新种,巨盘腹袋吸虫Gastrothylaxmagnadiscussp.nov.,简述了该属的简史,并将新种与该属已有的种类的主要特征列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真核细胞中,染色体DNA由许多复制子组成。一个复制子所需的复制时间短于S期时长,这意味着染色体DNA的各个复制子并非同时复制,而是按某种先后次序进行复制的。许多学者以人和动物细胞为材料进行了有关染色体DNA复制顺序的研究,但是关于植物染色体DNA复制顺序的研究报道还不很多。植物根端分生组织细胞在周期时长方面差异很大。Evans曾经研究过蚕豆根端细胞染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细胞核染色和遗传分析的方法证明了粉拟青霉的异核性。在遗传分析中采用酶解菌丝细胞壁及原生质体再生的方法,得到了组分同核体;同核体又配接重新形成了与原菌株性状相似的异核体。细胞核染色显示粉拟青霉分生孢子为单细胞多核,结合其它现象,证明了在其生活史中异核性是稳定的。表明该菌田间分离株是永久性异核体。这一现象与已报道的分生孢子为单核的虫生真菌异核现象不同,了解这一现象及其实质对认识该菌生理、菌种改良以及提高野外防治害虫的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淼 《昆虫学报》1980,(1):37-41
为害水稻的金翅夜蛾在赣榆县有三个虫种,即金斑夜蛾(Chrysaspidia festucae L.)、稻金斑夜蛾(C.festata G.)各C.major W.,以第一种发生较多。本文着重报道该虫在赣榆的发生和危害情况。其幼虫主要危害水稻和小麦,并取食稗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以及莎草科和香蒲科植物,每年发生4代,以低龄幼虫在麦田越冬,来年以第一代为害水稻最重。 造成本地大发生的原因有三:1.连续数年夏季没有酷暑;2.越冬代蛾量基数大;3.有丰富的紫云英和苕子等蜜源植物。1976年第一代幼虫大发生,就是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造成的。 探讨了测报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The origin of cultivated tree peonies, known as the ‘king of flowers'' in China for more than 1000 years,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but remained unsolved. Here, we conducted phylogenetic analyses of explicitly sampled traditional cultivars of tree peonies and all wild species from the shrubby section Moutan of the genus Paeonia based on sequences of 14 fast-evolved chloroplast regions and 25 presumably single-copy nuclear markers identified from RNA-seq data. The phylogeny of the wild species inferred from the nuclear markers was fully resolved and largely congruent with morph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The incongruence between the nuclear and chloroplast trees suggested that there had been gene flow between the wild species. The comparison of nuclear and chloroplast phylogenies including cultivars showed that the cultivated tree peonies originated from homoploid hybridization among five wild species. Since the origin, thousands of cultivated varieties have spread worldwide, whereas four parental species are currently endangered or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The documentation of extensive homoploid hybridization involved in tree peony domestication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origins of garden ornamentals and the way of preserving natural genetic resources through domestication.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人们对小檗属植物刺的来源存在不同见解,本研究通过实体解剖及石蜡切片技术,以紫叶小檗为代表研究小檗属植物刺的形态和发生,结果表明,紫叶小檗的刺均为叶刺,而非茎刺,明确了小檗属的刺为叶的变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