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淑德  宋可钦 《生理学报》1991,43(5):512-517
The effect of fluorosis on lactation, lactotroph function and ultrastructure were studied in lactating rat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Inhibition of lactation in lactating rats with chronic fluorosis was assessed by stunting growth of pups and decrease in the amount of milk suckled by pups in 30 min. Metoclopramide, a blocker of dopamine receptor, could improve lactation in these rats. 2) During chronic fluorosis serum PRL level was decreased, however, PRL content in pituitary was increased. Electronmicroscopic examination showed accumulation of large mature secretory granules and appearance of extremely large abnormal secretory granules in lactotroph cytoplasma.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hormone release of pituitary lactotrophs is obstructed in lactating rats with fluorosis, and the toxic effect of fluoride is mediated by an enhanced function of dopaminergic system in hypothalamus.  相似文献   
2.
1.从非洲鲫鱼的鱼体上和对成熟卵囊的短期培养,获得了东方鱼虱的幼虫和成虫的各期标本,共发现无节幼体二期,桡足幼体一期,附着幼体五期,以后即为成虫期。 2.第一无节幼体有三对附肢和一对尾叉,三对附肢除第一对为单肢型外,其余均为双肢型。后期无节幼体身体增长,体内已孕育着下一期幼体的分节和一些附肢。 3.桡足幼体这期出现了变态,身体分节,可分头胸、胸、腹三部分,呈剑水蚤型。头胸部有下列几对附肢: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大颚、第一小颚、第二小颚、第一颚足、第二颚足和第一对游泳足。胸部有三个自由胸节,前二节各着生一对附肢,即第二、三对游泳足。第一、二对游泳足为双肢型,第三对游泳足为一突起具1长1短二根刚毛。额丝盘曲在头胸部腹面前部。腹部一节,尾叉一对,尾刚毛5根。 4.附着幼体期,是虫体放出额丝营吸附生活的时期。头胸甲逐渐扩大,胸部的第一自由胸节,逐渐与头胸甲愈合,第二自由胸节逐渐缩小,第三自由胸节逐渐膨大成为生殖节。第四期附着幼体,即出现了雌雄性的区别。雄性的生殖器官要比雌性的成熟得早,第五期 附着幼体,雄性已成熟,而雌性尚未完全成熟,交配是在第五期附着幼体蜕皮后,这时的雌雄性,均可营寄生生活或作短期自由游泳。雌雄两性的主要区别,在第二触角、第二小颚、第二颚足、生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体系的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 FXR)激动剂细胞筛选体系,以满足对FXR激动剂先导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通过在报告基因质粒pGL4-luc2P-Hygro中的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Luc)基因上游克隆并插入来自FXR靶基因的FXR反应元件(FXR response element,FXRE)片段,构建用于筛选FXR激动剂的报告基因质粒,并结合海肾荧光素酶内参质粒,建立能够有效反映药物对FXR激动效应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细胞检测体系。通过一系列优化实验,比较了过表达RXR、鼠源和人源FXR、不同的FXRE片段、FXR过表达质粒与报告基因质粒的混合比对筛选体系诱导效率和灵敏度的影响。根据上述结果,最终确定了优化条件,优化后体系Z因子达到0.83。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用于FXR激动剂筛选的改良的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体系的细胞筛选体系,其主要特征在于,使用多段FXR靶基因上的FXRE片段叠加组成一种新型的增强型FXRE元件,而非传统的反向重复序列-1 (inverted repeats...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由于其高传染性已造成全球大流行。目前关于SARS-CoV-2依赖内吞途径进入细胞的研究偏向于药物抑制实验或固定样品的蛋白共定位实验,而对于其入胞时与细胞内吞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首先基于慢病毒系统包装出可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BSL-2)进行操作的SARS-CoV-2假病毒,之后利用膜染料对假病毒的囊膜进行荧光标记,并进行鉴定。通过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到假病毒与网格蛋白包被的内吞结构共定位,进一步在网格蛋白敲低的Caco-2细胞系上进行假病毒感染,检测到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下降,这些结果确定了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参与假病毒感染。最后基于单病毒示踪技术,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对假病毒入胞过程进行活细胞实时拍摄,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假病毒粒子依赖网格途径入胞的典型视野,并对假病毒动力学进行分析。本研究成功建立了SARS-CoV-2假病毒入胞活细胞示踪平台,可应用于研究单个假病毒粒子入胞过程动力学机制。该平台对SARS-CoV-2入胞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每期10题     
1.从心脏射出的总血量应与( )相等。 A.全身动脉和静脉的总血量; B.流回心脏的静脉血和淋巴的总量; C.从上、下腔静脉流回的总血量。 D.从上,下腔静脉和肺静脉流回的总血量。 2.两条最大的总淋巴管直接流入( )。 A.锁骨下静脉 B.锁骨下的静脉 C.上腔静脉 D.分别为上、下腔静脉 3.下图所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关系的箭头中,错误的是( )。  相似文献   
8.
每期10题     
1.神经纤维是指( )。 A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 B.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及包围在它的外边的结缔组织膜; C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及包围在外面的鞘; D.神经元及其外所包围的髓鞘。 2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刺激传入神经。请判断下面有关的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①使神经兴奋,兴奋向效应器方面传导,引起肌肉的收缩; ②使神经兴奋,兴奋向效应器和感受器方面传导,一方面引起肌肉收缩,另一方面使感受器有一定的感觉; ③使神经兴奋,兴奋向两方面传导,向感受器传导的神经冲动逐渐消失; ④在一定范围内,刺激的强度越大,则肌肉收缩  相似文献   
9.
每期10题     
1.下面有关藻类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所有的藻类都有细胞核和叶绿体; B.个别的藻类如海带己经有了根的分化; C绝大多数藻类都是自养的营养方式; D.所有的藻类都只有无性生殖. 2.由于地壳的活动,陆地上出现了一片新的岩石,想一想,首先占领这片岩石的植物是什么? A.单细胞的藻类;B.苔辞植物; C.细菌;D.地衣. 3.下面有关真菌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酵母菌能把荀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载化碳; B.真菌不能分解蛋白质; C.链母素、青霉素都是由不同的霉菌产生的; D.真菌都是由菌丝组成的. 4.紧压下垂前臂的浅静脉(或向远端推压),可见到压点下方…  相似文献   
10.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是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这两种临床表现不同病症的共同致病原,其基因组中ORF43是VZV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的必需基因,但目前尚无针对VZV ORF43编码蛋白性质与功能的研究报道.本研究目的 是制备抗VZV ORF43单克隆抗体,以初步研究该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与分布情况.本研究构建了VZV ORF43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该蛋白的表达,纯化蛋白免疫小鼠后,使用杂交瘤技术及克隆化筛选,获得一株特异性强、反应性好的抗VZV ORF43单克隆抗体2D3.本研究使用该抗体鉴定出VZV ORF43蛋白在质粒转染细胞与病毒感染细胞中表达的分子量大小均约为70kD,但分别呈现出细胞质和细胞核的不同亚细胞定位.以上工作为后续进一步探究该蛋白在VZV感染与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