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聚集在人体肠道的菌群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的失调会导致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及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供者肠道内的功能菌群转移到患病个体的肠道内,重建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研究发现,粪菌移植在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治愈率,同时对炎症性肠病有积极的疗效。益生菌是一类能发挥健康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当机体摄入足够数量的益生菌,益生菌能在宿主肠道内定植,可以恢复并维持宿主肠道菌群的平衡。益生菌可作为预防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辅助治疗,同时在缓解炎症性肠病方面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半干旱区植被NPP变化对全球碳循环有重要影响,该区域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表现出较大的时空异质性,其驱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选择中国河西走廊,利用随机森林算法估算了2002-2018年的NPP,基于偏导数法计算了气候与人类活动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机森林算法能较好的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区NPP估算。(2)2002-2018年间河西走廊年NPP的平均值为153.32 gC m-2 a-1,总量为37.468 Tg C/a,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特征,研究期间NPP呈2.37 gC m-2 a-1P=0.09)增长趋势。(3)河西走廊NPP变化52.51%由气候因子贡献,47.49%由人类活动贡献。(4)在气候变化对NPP的影响中,降水主导了该区72.21%的区域,温度对NPP变化量的贡献占73.71%,前者影响着NPP变化格局,后者主导NPP变化数量。升温和增湿均有利于该区NPP增加,随着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河西走廊植被会持续改善,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干旱半干旱区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为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褐藻膳食纤维(海藻酸盐,Alg)是存在于海洋食用藻类中的一种酸性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研究表明,褐藻膳食纤维可有效地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通过菌群代谢膳食纤维发酵产物调节宿主机体的代谢水平,从而改善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相关性疾病。从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角度出发,对褐藻膳食纤维作用于人和动物模型体重、血糖、脂代谢以及肠道菌群的效果加以综述,并探讨其潜在机制,为海洋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血液病房近7年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011年间南京市鼓楼医院血液病房临床分离的细菌及药敏试验资料.鉴定菌种采用VITE-ATB系统并以Kirby-Bauer 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NCCLS标准判断结果.结果:7年间共送检标本5802例次,分离出细菌89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3.9%,革兰氏阳性菌占36.1%.革兰氏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占48.8%,非发酵菌占38.8%;革兰氏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分别占70.9%及l9.5%.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8.1%及27.3%;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79.5%及85.3%.我科病房检出了替考拉宁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及万古霉素耐药人葡萄球菌.结论:血液病房病原菌分布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总体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并出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肠杆菌科、万古霉素耐药及替考拉宁不敏感的葡萄球菌属.  相似文献   
5.
【背景】除了菌根真菌(Orchid mycorrhizal fungi,OrMF)外,兰科植物根中还有其它内生真菌,称为根相关真菌(Root-associated fungi,RAF)。【目的】采用分离培养的方法获得同一栖息地针叶林和灌木林两种不同生境西藏杓兰、黄花杓兰和无苞杓兰的RAF菌株,研究其真菌谱系、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结构。【方法】从杓兰根碎屑中分离RAF,通过总DNA提取、PCR扩增及测序得到ITS(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和多样性分析,并通过NCBI数据库比对得到相似性最高序列的注释信息来分析RAF生态学特性。【结果】共分离得到278株RAF,25种OTU类型,包括23个子囊菌门OTU,2个毛霉菌门OTU。RAF物种丰富度分析发现西藏杓兰的较黄花杓兰高,不同生境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杓兰物种较不同生境的RAF群落分化程度高。生态功能分析显示25个OTU包括共生型、腐生型和致病型3种营养型,以及外生菌根菌群、植物病原菌群、内生真菌群、动物病原菌群、真菌寄生菌群、杜鹃花类菌根群、未定义的腐生菌群和不确定型8种共位群。【结论】阐明不同生境采集的不同杓兰中RAF的分布特点和生态功能,为未来研究RAF与杓兰属植物的共生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孔维亮  周敏  吴小芹 《微生物学通报》2019,46(12):3278-3285
【背景】嗜铁素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已被逐渐应用到植物病原菌的防治中。【目的】明确根际促生菌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 JZ-GX1产嗜铁素最佳发酵培养条件,进一步探讨嗜铁素在防治植物根部病害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摇瓶发酵法,通过铬天青(Chrome azurol S,CAS)检测分析,对影响JZ-GX1菌株嗜铁素分泌的几种发酵因子进行研究,并通过菌丝生长抑制速率法测定嗜铁素对两种林木病原菌的拮抗效果。【结果】以KMB为基础培养基,初始pH 8.0,装液量25 mL/50 mL,按1%接种量接种,在28°C下培养36 h可获得该菌株较高产量的嗜铁素;鉴定其嗜铁素类型为羧酸盐和异羟肟酸型的复合型铁载体;在最适条件下测得其发酵原液对樟疫霉(Phytophthoracinnamomi)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的抑制率均达到100%。【结论】水拉恩氏菌JZ-GX1对碱性土壤上林木根部病害的防治具有较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CRISPR/Cas9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CRISPR-associated protein9)是第三代基因组编辑技术。在sgRNA引导下,Cas9核酸内切酶作用于特定基因组序列,产生DNA双链断裂(double-strandedbreaks,DSBs),利用同源定向修复(homology-directedrepair,HDR)可实现对靶基因的特异性基因敲除(knock-out)或敲入(knock-in)。传统的技术方案将CRISPR/Cas9技术与Cre/loxP或FLP/FRT系统联用,可实现高效的基因打靶,也易于移除打靶过程中引入的筛选标记。然而,筛选标记移除过程中会在基因组中残留34个碱基的标签序列。因此,对基因组进行精确编辑的同时不引入无关序列仍有一定难度。在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的基因组编辑中,CRISPR/Cas9技术和piggyBac转座酶联用的两步法策略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运用CRISPR/Cas9技术,利用同源定向修复原理引入基因突变及筛选标记,然后利用piggyBac转座酶将筛选标记精确移除。借鉴该方法的技术原理,本研究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CG4894基因进行了无缝编辑(seamless genome editing),成功将该基因第18外显子上第21位的酪氨酸(tyrosine,Y)突变为半胱氨酸(cysteine,C),且测序结果显示基因组中除设计位点之外并无其他外源序列残留。CRISPR/Cas9技术和piggyBac转座酶联用策略为果蝇基因组的精确编辑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8.
尹亮  李绍蓉  周敏  王乾  吴彦  罗鹏 《植物研究》2010,30(6):737-741
在四川西北部松潘县卡卡沟对青藏高原东缘高海拔地区3个不同放牧强度下的窄叶鲜卑花灌丛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干扰对卡卡沟东南坡的窄叶鲜卑花空间结构影响显著,植株的总生物量、总叶面积和茎的边材面积在重度放牧下显著低于轻度和中度放牧梯度样地。中度和重度放牧情况下叶片长度、宽度以及面积均比轻度放牧显著提高;植株高度随放牧强度增加出现先升后降的现象,而顶部枝叶生物量分配则出现与之相反的情况。虽然植物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但是单位边材面积上支持的叶面积并没有变化,中度放牧使植株枝叶生物量更加均匀分布。放牧干扰下植物空间结构的塑性变化依然受到Huber数的制约,使叶片蒸腾耗水与茎的供水能力上维持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内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copper zinc superoxide dismutase,Cu/Zn-SOD,SOD-1)在人胸主动脉夹层(human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hTAD)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hTA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SOD-1在TAD和正常人胸主动脉(NA)中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验证SOD-1在动脉壁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均显示SOD-1在TAD组表达量较NA组减低(P<0.05);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显示,SOD-1主要位于主动脉壁中膜平滑肌细胞的胞质内,其在夹层主动脉壁中膜撕开处表达缺失。结论:SOD-1在TAD中表达量减少,可能由于参与氧化应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和炎症反应,以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降解等机制所致。  相似文献   
10.
卵巢癌被认为是预后最差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研究表明,E-cadherin与人体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就E-cadherin与卵巢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