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正> 民间最古老的防蚊方法,系采用多种野生植物如艾、苦蒿、草烟梗、野菊花等枝叶,点燃熏烟驱虫。自发展蚊香之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很多发展中国家大多用具有安全、快速击倒的天然除虫菊制作蚊香。1949年人工合成了丙烯菊酯,便取代了大部分天然除虫菊用于蚊香制造。由于开发了稳定的拟除虫菊醋,随之日本电热、化学热驱虫器开始问世。电热除蚊器(electric mosquito destroyer)亦称电器蚊香,系由含加热电阻的恒温加热器和熏蒸药片两部  相似文献   
3.
从小麦、油菜、浮萍、番茄、烟草的叶片中分离得到NR-SF。不同植物材料中NR及NR-SF能起交叉反应;不同NR-SF影响NR酶动力学性质相同;不同NR-SF的凝胶电泳谱带显示蛋白和糖蛋白性质。NR-SF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相似文献   
4.
亮叶杨桐(石芽茶)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静兰  文永新  成桂仁   《广西植物》1985,(3):297-300
从广西产亮叶杨桐(Adinandra nitida Merr.ex H.L.Li)中,分得三种黄酮类成分:Ⅰ、Ⅱ和Ⅲ。经IR、UV(位移诊断)、熔点、混熔点、薄层层析鉴定:Ⅰ为芹菜素(Apigenin);Ⅱ为芹菜素-5-0-α-L-吡喃鼠李糖基(1→4-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吡;Ⅲ为芹菜素-5-0-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已有许多文献报道采用适当的固定化技术制成固定化活细胞,不仅其中的细胞存活,而且能够生长繁殖。它的优点是:(1) 适用多酶体系产品的生产,如乙醇、谷氨酸等;(2) 由于细胞的固定化增加了细胞密度,加快了反应速度;(3) 简化了培养液的组成成份,如固定化.Bacillus sp.活细胞连续产杆菌肽过  相似文献   
6.
年龄变化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广泛地引起人们的关心和注意。年龄的形态学指标则是防治衰老,寻找衰老机制不可缺少的环节,以往在国内外也曾做过相当的工作,但终由于取材不一,实验条件有所差异,对于全面概括衰老过程,总结年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困难,而且既有资料比较零星,为此我们决定以大白鼠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在内分泌腺——甲状腺、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利用胚泡注射法制作嵌合体对家兔交配后96,120和144小时的ICM细胞的发育能力进行了研究。供体胚胎取自青紫兰灰免,受体胚胎取自新西兰白兔,结果表明96和120小时供胚的ICM细胞与96小时受胚胚泡组合后均能参与发育,形成嵌合兔,144小时者未获得嵌合体。由于120小时的ICM细胞发育的2只表型为雄性的嵌合兔,其中1只不育,其性腺和外周血核型表明不育兔为xx/xy性嵌合,性腺中有处于不同发育程度的卵巢和精细管,外周血含xx和xy两种核型。本实验结果首次证明家兔交配后120小时胚泡的ICM细胞仍具有参与嵌合体发育的能力。它不仅能参与体细胞的分化,并具有形成生殖细胞的能力。交配后144小时胚泡的ICM细胞其发育能力似乎已发生了局限。  相似文献   
10.
论世界芨芨草属(禾本科)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详细讨论了世界芨芨草属的地理分布等问题。1.全世界芨芨草属共有23种1变种,分为5个组。本文对它们进行了系统介绍。2.属的地理分布,最北为北纬62°(羽茅、毛颖芨芨草),最南为北纬26°(林阴芨芨草)。就海拔而论,分布最低的海拔记录为120m(雀麦芨芨草),分布最高的海拔记录为4600m(干生芨芨草和藏芨芨草)。3.本文讨论了芨芨草属5个组(芨芨草组,钝基草组,直芒草组,新芨芨草组,拟芨芨草组)的系统位置,和每个组包括的种类及5个组的分布格局。4.根据塔赫他间世界植物区系区划,统计了每个区的种数,明显看出伊朗—土兰区种类(18/24)是第一位,东亚区(14/24)居第二位。中国有17种,横断山脉地区、华北地区和唐古特地区种数最丰富(10种和9种)。5.研究结果表明:(A)从种的分布格局分析可见,横断山脉地区北部、唐古特地区东部和华北地区西部的交汇地是芨芨草属分布中心。(B)根据芨芨草属形态特征演化趋势分析和地史学资料推测横断山脉地区北部是芨芨草属的起源地。(C)有三条路线向外散布:a)从横断山脉地区向西沿喜马拉雅山脉,经克什米尔地区抵达地中海和中欧;b)从横断山脉向西北经祁连山、天山、塔里木盆地西侧山地,抵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 c)由横断山脉向东北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和东北,抵达西伯利亚,东达堪察加半岛,西至鄂毕河上游,并经白令海峡陆桥分布到美国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山脉。(D)该属植物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以及极端干旱的荒漠区山地。植物的形成、发展和生态适应与气候相联系,并经过长期的适应和进化,塑造了一系列中生、旱中生的形态-生态特征和生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