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2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194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42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2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5篇
  195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堂教学实录师:在植物的类群部分,我们已经学习了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和地衣植物,由于这三类植物的结构都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在生殖上还没有出现真正的雌性生殖细胞和雄性生殖细胞,所以都属于低等植物。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了解一些较复杂、较高等的植物类群。这节课我将向大家介绍一类生长在阴湿的环境里,好象绿色绒毡似的植物(出示苔藓  相似文献   
2.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植被类型,但退化态势较为严峻,严重威胁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退化高寒草甸的复健是世界性难题,治理效果也因退化状态、恢复措施及气候环境而异。以春季休牧、秋季休牧、畜群结构优化、减畜轮牧、围栏封育及翻耕改建等典型多途径恢复措施下的退化高寒草甸为对象,系统探讨主要生态要素和生态功能的响应特征及潜在过程。结果表明,典型恢复措施下退化高寒草甸的植被生产力、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土壤饱和持水量等生态要素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而恢复效果与实施年限及恢复措施密切相关。围栏封育和翻耕改建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及饱和持水量随恢复年限均表现为对数饱和型的响应特征,退化高寒草甸固碳持水功能的基本恢复年限约为6—10年。春季休牧、秋季休牧、畜群结构优化、减畜轮牧、围栏封育等放牧管理恢复措施应适用于轻度退化至重度退化的高寒草甸,而翻耕改建则是极度退化高寒草甸的适宜治理措施。由于多途径恢复措施的关注目标不同,今后研究应集中在恢复措施的组合优化和综合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1866年,Paul Broca 从他妻子家系的略图中,领悟到癌症的遗传因素。这一洞察所见,在他那时代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实际上,他的想法直至当代仍被 carl Segen 所忽视)。不过一个世纪以来,生物学家们都开始对肿瘤发生寻找遗传方面的解释。目前这个问题所获得的成果是:关于长期设想的“癌基因”已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癌基因的发现首先是由于逆转病毒有转导细胞基因的偏好——正是在正常细胞 DNA 中寻找逆转病毒的癌基因使它实体化了。由此两个进一步的设想又增添到活跃的想象中去:一是逆转病毒DNA 的整合能够触动细胞基因,后者的激活明显地有引起肿瘤发生的作用;二是从各种肿瘤取得的 DNA 能够使啮盘类细胞发生瘤性生长,这种 DNA 似乎含有活  相似文献   
4.
水牛染色体G、C带核型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染色体分带技术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对哺乳动物染色体的研究。在水牛方面,近年来国外的研究时有报道,而国内甚少,尚无应用分带技术对染色体作进一步的分析。为了积累我国家畜染色体资料,探讨水牛种质以及为开展水牛遗传病的检查提供依据,我们对水牛的染色体核型和G、C带作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卫生调查中我们从我国北方储水池表面生长的一层霉菌漂浮物中分离到一株漆斑菌(Myrothecium W96),经纯化培养后在实验室中用玉米、小麦和大米天然培养基中培养,然后用培养物的粗提物进行兔子皮肤过敏试验和豌豆发芽抑制试验。试验表明漆斑菌W_(96)株的玉米和小麦培养物的粗提物可使兔子皮肤出现红肿,起疱等过敏症状;豌豆发芽抑制试验结果也发现有毒性反应。兔子皮肤过敏试验和豌豆发芽抑制试验表明这株漆斑菌能产生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6.
大陆漂移与白蚁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白蚁Termite是属于古老而又原始的一类昆虫。从许多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证明,等翅目Isoptera——白蚁与蜚蠊目Blattariae昆虫的亲缘关系十分接近,特别与隐尾蠊科Cryptocercidae的某些类群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它们同以木材纤维为食,并且都是借助于体内共生的细菌和原生动物消化木纤维。当地球上高大乔木出现之后,就已经为这类蛀木昆虫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石炭纪Carboniferous是蜚蠊目昆虫最为繁盛的地质时期(林启彬,1978),为此,白蚁在地质历史上有可能与蜚蠊同时期,或接近  相似文献   
7.
用生物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正常发育中大鼠肝、肺r-GT活性和定位。结果表明:肝r-GT活性自胚龄17天开始升高,21天达高峰,出生第一天明显降低,第六天降至接近成年低水平。在胚胎期肝r-GT主要位于肝细胞内,出生后则主要位于胆小管。该结果提示胚胎期肝r-GT主要参与肝细胞膜上氨基酸的转运。出生后可能主要参与解毒功能,大鼠肺r-GT活性随发育逐步升高,主要分布于肺支气管上皮细胞。提示肺r-GT可能参与解毒功能。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东海地区的海泥培养物中,分离出一株厌氧性芽孢杆菌。经细菌学、毒素血清学.细菌代谢产物的气相色谱分析及DNA中G+ct001%测定,鉴定为D型肉毒梭菌,编号为D85501。与国际参考菌株D359对照,D85 501菌株具有D型肉毒梭菌的总特性,还有自身的特点,是D型肉毒梭菌中的一新株,是我国分离的首株D型肉毒梭菌。  相似文献   
9.
从处理硫氰酸盐废水的混合菌中分离到一株兼性自养菌——中间硫杆菌C3。该菌既能利用有机化合物,如糖、有机酸、醇、蛋白胨、尿素和丙烯腈而异养生长,也能氧化硫代硫酸钠和硫氰酸盐自养生长。该菌氧化硫氰酸钠的能力强、速度快,48小时可氧化1200mg/L,硫氰酸钠既能作为能源,又能作为碳和氮源。低浓度的糖、醇和有机酸不影响菌对硫氰酸钠的氧化能力,而300mg肛丙烯腈和低浓度酵母浸出液及天冬酸钠对硫氰酸钠的氧化有抑制作用。氧化1n,肘硫氰酸钠形成ln·M硫酸盐和0.5加村的氨,pH变化不大。呼吸试验表明,氧的吸收与细胞的培养条件,以及反应时的细胞浓度和基质浓度有关。从加葡萄糖和硫氰酸钠的培养基中,收集的细胞悬液为一40mg/L,在300m喀/L硫氰酸钠时,氧的吸收最高。氧和硫氰酸钠的克分子比为1.52—1.61:1,呼吸商值为0.35。本文根据呼吸商值和代谢过程推论出硫氰酸钠生物氧化的反应式。  相似文献   
10.
1983年6月至1985年12月,笔者在成都市禽蛋批发部解剖家鸭200只;在崇庆县和大邑县各解剖鸭50只、鹅50只;在龙泉驿区解剖鸭50只、鹅30只;在彭县解剖鸭90只、鹅27只,共计解剖鸭440只、鹅157只,从鹅鸭鼻腔鼻窦中采集到大型的环肠科吸虫59条,其中56条寄生于鸭,3条寄生于鹅。将上述虫体染色制片后,有8条虫(鸭7条,鹅1条)鉴定为斯兹达属Szidatitrema Yamaguti,1971一新种。 本文数据根据五个染色制片标本测量,长度均以mm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