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魏滨  谷淑燕  李燕  郭斐  阮力 《病毒学报》2001,17(1):29-33
利用非复制痘苗病毒质粒载体pNEOCK11β75及pNEOCK,改造了表达EB病毒主要膜蛋白gp350/22的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VMA,构建了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VMA△CK。该病毒能在鸡胚原代成纤维细胞(CEF)中正常繁殖,而在人源细胞中不能正常繁殖。在CEF中连续传代至第25代,经PCR证明,该病毒符合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的特征。经免疫荧光及免疫酶斑法证实,VMA△CK可稳定表达gp350/220,且表达水平与VAM无明显差异。VMA△CK经腹腔免疫Balb/C小鼠,4周后能诱生一定水平的抗gp350/220特异性抗体,加强免疫2周后该抗体水平明显升高。这一结果类似于VMA免疫Balb/C小鼠的结果,初免后,VMA△CK且抗痘苗抗体水平明显低于VMA免疫组;加强免疫2周后,两组小鼠的抗痘苗抗体水平趋于一致。上述结果证明,所构建的非复制痘苗病毒不影响目的抗原的表达,也不影响该抗原的免疫原性,但导致病毒毒力下降,而且用该病毒免疫小鼠后小鼠抗痘苗病毒载体的免疫反应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利用表达EBV GP350/220的非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VMA△CK及复制性重组痘苗病毒VMA,注射乳鼠脑内,观察毒力。同时,用VMA△CK及VMA免疫Bal/c小鼠,经ELISA测定其特异性抗体水平。免疫血清用抗体中和EBV感染Raji细胞抑制产生早期抗原(NEA)法测定其中和抗体滴度。将免疫血清与P3HR-1细胞共同孵育后,测上清中EBV滴度以观察抗体体制EBV从P3HR-1细胞中释放效应。结果发现,VMA△CK毒力明显低于VMA,其LD50为4.5PFU/0.02ml,而VMA△CK的LD50大于10^6PFU/0.02ml。VMA△CK与VAM免疫血清中抗GP350/220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而初兔后抗痘苗病毒抗体水平VMA免疫组较VMA△CK免疫组高5倍左右。VMA△CK免疫组血清中和抗体水平没有明显差异。VMA△CK免疫血清稀释度与P3HR-1细胞培养上清中EBV滴度有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EB病毒的感染类型及机体对不同类型EB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并对EB病毒相关疾病的免疫治疗手段和疫苗发展策略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回归线附近的一些地区具有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很少有的优良的植被条件,许多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基于作者收集的标本和文献考证,本文记录了121种被报道分布于这一地区(22°38'~24°14'N)的黏菌,它们分属于6目28属,其中,广东有43种,广西有31种,云南有67种,台湾有40种;鹅绒菌目1种,刺轴菌目3种,无丝菌目20种,团毛菌目32种,绒泡菌目49种,发网菌目16种。  相似文献   
5.
魏滨  闫淑珍  陈双林 《广西植物》2016,36(2):137-144
为了揭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黏菌的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在不同生境的异同,该研究选择6个不同海拔高度的样地,从中收集地面基物和树皮基物进行湿室培养,通过物种鉴定和发生数量统计分析物种的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共计获得6目8科18属49种黏菌,其中绒泡菌目(Physarales)最多(17种),其次为团毛菌目15种、发网菌目(Stemonitales)11种、无丝菌目(Lieeales)4种、鹅绒菌目(Ceratiomyxales)和刺轴菌目(Eehinosteliales)分别各1种。主要优势种为灰团网菌(Arcyria cinerea)(RA=27.03%)和垫形双皮菌(Diderma effusum)(RA=21.14%)。随着海拔的升高,黏菌物种多样性逐渐降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低值出现在海拔300 m处,为1.66±0.12;而其优势集中性指数最高,为0.25±0.05。两个样地的海拔高度相距越大,共有的物种数越少相似性指数越低。雨季共获得黏菌33种,旱季共获得黏菌40种,共有种为22种,相似性系数为60.27%,旱季基物上发生的黏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雨季。地面基物上的黏菌物种数为39种,高于树皮基物的26种,且两者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黏菌对地面基物的偏好性大于树皮基物。  相似文献   
6.
以脱毒后去除类脂A的甲型副伤寒杆菌高分子量O SP1和低分子量O SP2 为特异性抗原 ,以破伤风类毒素 (TT)为蛋白质载体 ,用己二酸二肼 (ADH)作为连接剂制备的两种结合物及其多糖免疫NIH小鼠 ,结果显示单独注射O SP1或O SP2 免疫小鼠后 ,均不能刺激小鼠产生抗 LPS抗体 ;而用O SP1 TT和O SP2 TT结合物免疫后 ,小鼠血清中均产生了特异性抗 LPSIgG和IgM抗体 ,且O SP1 TT免疫组血清中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O SP2 TT免疫组 ,两组结合物免疫血清中抗体类型以IgG为主。O SP1 TT结合物免疫组第二次免疫和第三次免疫后IgG抗体水平均较前一次有显著升高 (p<0 0 1)说明 ,O SP1 TT结合物具有加强应答效果。补体介导的体外杀菌试验证明 ,O SP1 TT与O SP2 TT结合物免疫血清具有特异性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脱毒后去除类脂A的甲型副伤寒杆菌高分子量O-SP1和低分子量O-SP2为特异笥抗原,以破伤风类毒素(TT)为蛋白质载体,用已二酸二肼(ADH)作为连接剂制备的两种结合物及其多糖免疫NIH小鼠,结果显示单独注射O_SP1或O-SP2免疫小鼠后,均不能刺激小鼠产生抗LPS抗体;而用O-SP1-TT和O-SP2-TT结合物免疫后,小鼠血甭中均产生了特异性抗-LPS-IgG抗体,且O-SP1-TT免疫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