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0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2.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能够响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当前,针对藤本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地理格局及其环境驱动力的研究较少。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区内11个种群的15个叶片功能性状进行测量,并结合气候、土壤因子来解释叶性状变异。比较叶片性状在局域和区域尺度上的种内变异程度,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环境因子对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局域尺度上,永瓣藤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3.0%-22.5%,其中,叶面积变异程度最大,叶片碳含量变异最小。永瓣藤叶片形状随纬度上升而变得宽且圆。叶片磷含量相对较低,永瓣藤的生长可能受到了磷限制。土壤与气候因子是叶片性状的重要驱动因素,解释了25%-97%的叶片性状变异。在温度和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永瓣藤叶片趋向于的慢速生长的保守策略。总体来说,永瓣藤叶片功能性状通过一定的种内变异和性状组合,并与气候、土壤因子相互作用,适应当前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无样地法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秦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锐齿栎(Quercus atiena var. acuteserrota)为优势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对象,采用与大样地(0.5公顷)实测结果的比较,研究了无样地法中的中点四分法取样技术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的应用。认为中点四分法取样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可适用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并用种点数曲线确定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最小点数为15个。  相似文献   
4.
用35S-甲硫氨酸或3H-亮氨酸作标记底物时,ToMV和N14 RNAs的共同翻译产物是160K、120K和35K蛋白,但ToMV-RNA翻译产物有50K蛋白。用35S-甲硫氨酸作标记底物时,BSMV总RNA基因组的主要翻译产物为130K、92K和88K蛋白。ToMV和N14 RNAs 对3H-亮氨酸和35SS-甲硫氨酸参八的促进可达对照的10—60倍。当同时加入ToMV和N14RNAs,产物种类为二者分别翻译时产物总和,cpm数低于二者单独翻译时的总和,50K蛋白的合成明显减少。不同时加入ToMV和N14-RNAs,先加入的mRNA明显干扰后加mRNA的翻译。BSMV和N14 RNAG翻译的干扰情况与此类似。不同mRNA翻译的优势取决于它加入体系的先后及其活性。  相似文献   
5.
丹江口水库库区水生生物调查和渔业利用的意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丹江口水库除了用于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之外,用以发展渔业也是综合利用主要项目之一。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农林牧副渔的农业全面大革命的号召,而丹江口水库如此大的面积用来发展渔业,正是极有意义的事。这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鱼产品来满足和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可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支援国家的工业建设。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峡水库库区水生生物调查和渔业利用的规划意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跃发展,水利工程到处在兴建。伟大的长江流域规划也将逐步实现。特别是三峡大坝的建筑将形成一个发电、防洪、运输、灌溉和渔业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  相似文献   
7.
太湖16000年来沉积环境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建  刘金陵 《古生物学报》1996,35(2):213-223
通过对太湖钻孔岩芯岩性,结构,构造的剖析及粒度,磁化率的测试,发现冰后期东太湖形成于跑今6500年前,在距今6500-5800年,为一水深约2-3m的,经常受到流水作用影响的浅水湖泊,距今约5800-5700年,东太湖曾一度干枯或接近于干枯,距今5700年以来湖泊变浅,平均水深只有1m左右,由于湖泊变浅,湖底经常遭受波浪的扰动,形成波状层理或透镜状层理。西太湖局部洼地集水成湖的时间比东太湖早,并且  相似文献   
8.
欧洲的栗子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的栗树栽培和利用历史悠久,其特产的欧洲栗,是当地重要的干果和硬木一源。意大利是欧洲栗子生产和加工的主要国家。西文概述了欧洲栗的分布、生产和科研,指出由于墨水 病和栗疫病的为害导臻欧洲栗产量急剧下降,有一些地区种质流失严重。  相似文献   
9.
人白细胞介素-3(humanInterleukin3,hIL-3)是一种造血前体细胞早期分化的关键调节因子。用PCR方法从人T淋巴细胞cDNA文库中扩增出0.44kb的DNA片段,并克隆入pUC19载体中。经DNA序列测定,确定0.44kb的PCR产物合完整的编码人白细胞介素-3成熟蛋白cDNA序列,并在信号肽与成熟蛋白编码序列之间通过突变引入了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和ATG起始密码。构建的PL启动子控制下的hIL-3cDNA表达质粒,转入大肠杆菌Tap106,经42℃热诱导,获得hIL-3的表达产物。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产物为15kd,约占细菌总蛋白的15%。表达产物经ELISA和Western-blot验证。hIL-3表达产物在细胞内形成包涵体,纯化包涵体,使产物纯度提高到70.8%,产物复性后,能明显促进hIL-3依赖细胞株生长,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产物转移到PVDF膜后进行N端序列分析,N端16个氨基酸正确。  相似文献   
10.
 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灌丛植物在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物质生产和群落结构等方面主要有以下变化:1.在高寒灌丛草场,禾草类、莎草类和灌丛类植物的叶面积指数和平均生长速率随着放牧强度的减轻而增大;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植株平均高度,植被盖度水平也与放牧强度呈负相关(p<0.01)。2.各项生长分析参数中:叶面积比率(LAR)、叶面积干重比(SLA)和叶干重比(LWR)与放牧强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叶面积指数(LAI)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p<0.5),地上部现存在量与放牧强度呈负相关(p<0.01)。3.不同放牧强度条件下,高寒灌丛中的禾草类、莎草类、灌丛类和杂类草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明显。其中禾草类和莎草类、灌丛类植物的生物量和种类组成比例在重度放牧下减少,在轻度放牧下增大。反之,重度放牧下杂类草的组成和数量明显增加,而轻度放牧下其比例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