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5037产生的α-淀粉酶,酶反应最适温度范围为55—63℃,以60℃为最好。反应pH范围在4.4—6.0之间,最适PH为4.8—5.2。酶的pH稳定性为5.5—8.5。酶的热稳定性在50℃以下较好,加Ca~(++)对酶的稳定性有显著的作用。凝胶电泳分析,此菌株产生的酶系较纯。酶作用产物为糊精和低聚糖,延长反应时间则产生麦芽三糖和多量麦芽糖以及部分葡萄糖。  相似文献   
2.
陈虎彪  诚静容   《广西植物》1992,12(2):97-98
<正> 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根状茎粗短、根簇生。稍粗,具浓香,匍枝细长,具对生三裂叶或不裂叶。茎挺直,单生,具纵棱,下部常被粗白毛,向上除节部外渐光滑。基生叶具长柄,羽状3—5裂,或为单叶;茎生叶对生,羽状全裂,顶裂片与侧裂片同形,但较长大,侧生裂片1—4对,椭圆形,长卵形或披针形,长1—6厘米,宽0.5—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稍下延,边缘具齿,稀全缘或波状,两面被短白毛。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和腋  相似文献   
3.
1983年6月—1984年10月,在成都市禽蛋批发部解剖家鸭200只,在郫县、大邑、祟庆、广安、合川、酉阳等县各解剖鹅10~20只,鸭30~50只,从鹅、鸭鼻腔、鼻窦中收到较多的环肠科吸虫。发现有两种平体属吸虫的形态特征与过去报道的不同,经鉴定为两新种,命名为四川平体吸虫Hyptiasmus sichuanensis Zhang sp.nov.和成都平体吸虫Hyptiasmus chengduensis Zhang sp.nov.四川平体吸虫新种Hyptiasmus sichuanensis Zhang sp.nov.(图1)虫体大型,扁平、叶状。前端稍尖,后端钝圆,最大宽度在虫体中后部。新鲜虫体为暗红色,肠支黑色,固定后虫体呈灰白色,…  相似文献   
4.
1.土壤微生物各主要类羣的分布情况都以表土中最多,数量随溧度降低,但各类微生物降低的幅度大小不一。深耕施肥往不同程度上能促使下层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但就整个小麦生育期来看,一般不致改变上多下少的趋势。 2.所武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一般含量及其优势类羣如下:(1)每克表土中所含真菌、硝化釉菌或固氮菌的数量常在数千至数万间变动。真菌的优势类羣是:Aspergillus,PeuicilHumFusarium。(2)放线菌的含量较高,每克表土一般合有数百万个。白色放线菌和灰色放线菌是其优势类羣。(3)氯化釉茵,每克表土中一般含有数百万至一两千万,芽孢杆菌所占的比例较大,螢光杆菌很少。(4)芽孢杆菌上下层数量的差异及深耕施肥对它们的影响不太显著。每克表土中一般为数+万个。优势种是:Bac. Mesentericus-subtilis,Bac. Idosus Bac.Megathetqum,(5)分解纤维素的粘液菌,每克表土中一般为数千个,但各小麦发育时期变动的幅度比较大,间或有超过一万或少于一千者。  相似文献   
5.
特定电磁辐射增强大豆种子超弱光子辐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超弱光子辐射(简称PE)是生物代谢过程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控制细胞内和细胞间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信息传递。PE光强度与细胞活力、环境因素以及化学物质的作用有关。 红外辐射(包括特定电磁辐射)能产生广泛和显著的生物效应,国内外已有报道,化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沿海代表性河口地区鳗苗群体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992—1994年连续3年采自海南至辽宁(包括台湾)沿海7个代表性河口地区鳗苗群体的主要形态特征比较研究结果。4项计数性状和3项度量性状,差异系数分析结果未达到亚种差异水平;判别函数显示,大多数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应源于遗传变异。各年差异变化无规律,可能与鳗苗漂游分布的随机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际上的着丝粒蛋白研究工作几乎全是以酵母和高等生物为材料进行的,为了从起源与进化的角度考察着丝粒蛋白。我们以人喉癌培养细胞HepII作为对照材料,以两种ACA血清和CENP-B单抗,多抗以及CHO动粒蛋白单抗为探针,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对嗜热四膜虫作检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HepII细胞的着丝粒抗原间期核中呈点状分布;与HepII细胞的不同,嗜热四膜虫的着丝粒抗原在间期核中的分布不规则  相似文献   
8.
质粒介导tet(X4)基因的出现和流行,严重影响替加环素(tigecycline)对临床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急需寻找有效的佐剂遏制替加环素耐药性。本研究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时间-杀菌曲线测定β-桧木醇(β-thujaplicin)和替加环素的体外联合抗菌表征,通过测定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细菌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铁含量以及替加环素含量等指标,来探究β-桧木醇和替加环素联合使用对tet(X4)基因阳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抗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β-桧木醇联合替加环素对tet(X4)基因阳性大肠杆菌具有体外协同抗菌效果,且β-桧木醇在抗菌作用浓度范围内无显著溶血性和细胞毒性。机制研究发现,β-桧木醇能显著增大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细菌胞内铁含量,干扰铁稳态,诱导细胞内ROS显著增加,从而发挥抗菌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β-桧木醇可通过干扰细菌铁代谢和增大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协同增强替加环素的抗菌效果。本研究结果为β-桧木醇联合替加环素治疗tet(X4)基因阳性大肠杆菌感染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协同提高宽幅播种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表油菜素内酯喷施时期,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喷施表油菜素内酯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喷施清水对照相比,喷施表油菜素内酯可通过提高小麦穗粒数或(和)千粒重提高产量,通过促进地上部氮素积累提高氮素吸收效率,进而提高氮素利用率,但不同时期喷施效果存在差异。起身期+灌浆期、拔节期+灌浆期、起身期+拔节期+灌浆期、起身期+开花期+灌浆期喷施处理在所有处理中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幅最大,产量增幅最高(12.8%~14.0%);同时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增幅最大,氮素吸收效率增幅最高(16.4%~18.8%),从而氮素利用率增幅最高。综合施用成本等因素,生产上可采用起身期+灌浆期或拔节期+灌浆期2次间隔喷施模式,实现宽幅播种小麦高产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0.
从桔汁矿化水饮料中分离到一株编号为9191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与假单胞菌属已报道的种均不相同.该菌株具极生单鞭毛,氧化酶和触酶均阳性;O-F葡萄糖为非发酵型,不产生荧光色素,不产生脓菌素,不产生类胡萝卜色素,对葡萄糖呈碱反应.经类脂粒染色后细胞内可见PHB颗粒积聚.脲酶阳性,硝酸盐还原阳性,反硝化阴性;不水解淀粉和明胶,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41℃下不生长,在麦康凯和SS平板上不生长.在0.85%CaCl_2的牛肉汤中不生长;利用β-羟基丁酸作为唯一碳源;DNA中G+C含量为65.15mol%.因此定为假单胞菌属中的一个新种.根据其对生理盐水敏感的特性,命名为盐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halosensibilis Zou & Cai nov.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