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鸡Zong菌的液体培养及其多糖物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不同的液体培养基,探索了鸡Zong菌人工培养的最适条件,多糖形成的动态变化,并对鸡Zong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及其免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鸡Zong菌从碳源玉米淀粉,氮源花生蛋白,生长因子麸皮浸汁,pH4.7,25℃为最适生长条件;Sephadex-G100分离多糖出现两个峰;鸡Zong多糖作为刺激原对人淋巴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中的菌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液、物质流和信息流作了扼要的评述,提出了“菌流”新概念。菌流是指正常微生物群组分通过食物链或其它媒介在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或体表持续稳定的流过程。生态系统中的菌流具备以下特征:1.流转的基本单位为活体群,其数量在特定的营养级都存在动态变化阈值;2.流转的基本单位对各营养级生物体存在正向压力;3.流转的途径为食物链或其它媒介,并且食物链对菌群有衰减与放大作用。菌流不仅是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多细胞盐腺对阳离子的选择性分泌机理, 在室内水培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盐分胁迫(NaCl, KCl和NaCl+KCl)对多枝柽柳和短穗柽柳Na+, K+的分泌和累积, 以及不同盐腺抑制剂(orthovanadate, Ba2+, ouabain, tetraethylammonium[TEA]和verapami)对Na+和K+分泌的抑制及其在体内累积的影响. 结果表明, NaCl处理明显增加了盐腺对Na+分泌, 而KCl处理则显著促进K+分泌; Na+和K+的分泌量同累积量的比值表明, Na+的比值高于K+; 单一盐溶液中添加不同离子成分后, Na+和K+分泌表现不同: KCl处理中添加NaCl后, K+分泌速率显著降低, 但在NaCl处理中添加KCl, Na+的分泌则不受影响, 这些结果表明, 柽柳对Na+的分泌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此外, 添加盐腺抑制剂后, 柽柳对Na+分泌分别受orthovanadate, ouabain, tetraethylammonium[TEA]和verapami的显著抑制, 而K+的分泌则分别受ouabain, tetraethylammonium[TEA]和verapami的显著抑制. orthovanadate对Na+, K+分泌抑制效应的差异, 可能是引起多细胞盐腺分泌Na+和K+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水分是制约很多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 在干旱地区尤为明显。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探究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林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的水分来源情况, 了解生态输水背景下荒漠河岸林的水分利用循环与利用策略, 可为生态输水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可对同类地区的生态恢复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测定塔里木河下游胡杨茎干水和各潜在水源(土壤水、地下水)的稳定氢氧同位素值(δD、δ18O), 应用多源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分析了各潜在水源对不同林龄胡杨的贡献比例, 并结合3种林龄胡杨不同土壤深度含水量的变化, 分析了胡杨的主要吸水层位。结果表明: (1)不同林龄胡杨样地的不同深度区间上的土壤水δ18O值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胡杨幼龄木、成熟木、过熟木木质部δ18O分别为-7.83 ± 0.07‰、-8.53 ± 0.11‰、-9.36 ± 0.21‰; 而δD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可据此来推断胡杨的主要吸水层位。(2)总体上, 三种林龄胡杨土壤水δ18O值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 并趋于接近地下水的δ18O值。其中, 0-60 cm土壤水受蒸发影响比较大, 其同位素组成经历了强烈的蒸发分馏过程, 土壤含水量极少, 土壤水δ18O值偏正。(3)不同林龄胡杨所利用的水分来源不同: 胡杨幼龄木对于地表80 cm以下的土壤水以及地下水均有一定程度的利用, 对80-140 cm、140-220 cm和220-340 cm的土壤水平均利用比率依次为16.2%、21.4%和24.6%, 对地下水平均利用比率为24.5%; 成熟木主要利用220-340 cm的土壤水及地下水, 平均利用比率分别为36.9%和42.3%; 过熟木主要利用140-340 cm的土壤水及地下水, 平均利用比率分别为32.8%和49.3%。  相似文献   
5.
在前期研究中分离到噬碳酸盐小球藻(Chlorella sp.X1)的亲环蛋白基因CsCyp1A(登录号:KY207381),编码CsCyp1A蛋白是否具有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活性功能是进一步研究它参与小球藻耐盐生物学过程的基础。通过His标签的pQE-30-CsCyp1A原核蛋白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它的E.coli M15菌株表达融合蛋白,Nitra-柱纯化后获得纯化的30 kDa左右的His-CsCyp1A融合蛋白质,Western杂交检测到HisCsCyp1A蛋白的杂交信号。酶活性分析显示,HisCsCyp1A融合蛋白中生色基团的产生速度明显快于对照,表明CsCyp1A蛋白可以催化底物N-succinyl-Xaa-Pro-Phe-p-nitroanilide中Xaa-Pro肽键的顺反折叠,说明纯化的CsCyp1A蛋白具有PPIase活性。典型的亲环蛋白家族成员具有肽酰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PIase)活性,参与折叠和转运、信号转导、免疫调节、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真空渗入法侵染转化的拟南芥在35S启动子驱动下超表达CsCyp1A基因,耐盐性研究表明它提高了过表达株系对NaCl胁迫的耐性,揭示小球藻CsCyp1A基因的抗盐性功能,它将成为抗逆育种的基因资源。本研究也为探索小球藻亲环蛋白A的抗盐碱胁迫生物学作用和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血红蛋白疾病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突变造成其结构或合成异常引起的一类疾病,分为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大类。前者表现为血红蛋白分子的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如镰刀状贫血;后者表现为珠蛋白肽链合成速率的降低,如β-地中海贫血。本文主要以β-地中海贫血和镰刀状贫血为例,从DNA水平、RNA水平和基因调控及干细胞移植等方面介绍血红蛋白疾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生命科学的最新发现,对该领域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的治疗方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铅是一种嗜神经和嗜胎盘的毒性重金属,本综述主要是关于铅的胎盘毒性。孕期铅暴露可以导致胎盘重量减轻,滋养层增生,血管堵塞,细胞间隙增宽,血管周围大量的纤维蛋白沉积,以及粗面内质网扩张,膜上核糖体数量减少。当孕期铅暴露在一定范围内时,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升高,以保证胎盘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一步加重时,NO及NOS反而降低,导致胎儿-胎盘循环阻力增高,胎盘灌注量下降;孕期铅暴露时,丙二醛(MDA)升高,说明存在胎盘氧化与抗氧化系统平衡失调;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降低,而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增强,胎盘MMP-9/TIMP-1的表达失衡,导致滋养细胞浸润能力减弱,胎盘着床过浅,血管重铸障碍,从而影响胎盘发育及胎儿生长;染铅胎盘NF-kB的表达及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NF-kB的激活又可以反式激活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等的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细小动脉胶原纤维增加,血管痉挛性收缩;TM表达异常,说明孕期铅暴露可致胎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总之,孕期铅暴露可引起胎盘病理及一系列的分子化学改变,从而影响胎盘功能和胎儿发育,可引起子代早产、出生体重低、智力障碍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提出了一种分析亲本材料某一目标的遗传差异之统计方法.结合试验资料探讨了该方法在小麦目标育种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以品质为目标(基于第一公共因子)的遗传差异,35个亲本材料可以分为5类;以产量为目标(基于第二公共因子)则可分为6类.不同的目标育种应在其相应的差异显著的类群间来选配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9.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能够提供灵敏的读数,但该系统需要依赖组成型表达的内参对读数进行归一化。然而,大多数内参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组成型表达。为此,文中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制备适于家蚕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内参质粒。首先,突变BmV gP78启动子上的激素应答相关元件,获得了在家蚕细胞中稳定表达的组成型启动子BmV gP78M;然后,用BmV gP78M替换pRL-SV40质粒上的SV40启动子和嵌合内含子序列,成功构建了pRL-V gP78M内参质粒;最后,通过细胞转染实验证实pRL-V gP78M内参在家蚕细胞系中稳定表达,并且pRL-V gP78M内参的表达活性不受蜕皮激素、保幼激素及激素相关转录因子的影响。最终,获得了在家蚕细胞中稳定表达且表达量适中的内参质粒pRL-V gP78M。该内参可以有效地作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内参质粒用于家蚕细胞系中激素的研究。同时,该内参质粒的构建方法也为构建适于其他物种细胞系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的内参质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植物氨基酸转运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氨基酸是高等植物氮素同化产物长距离运输及在组织间分配的主要形式,通过跨膜转运的方式在植物体内进行运输。氨基酸转运子是位于生物膜上吸收及转运氨基酸的蛋白家族,对植物氮素营养具有重要贡献。本文对植物氨基酸转运子的表达、调控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植物产量与品质形成、抗逆性及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