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从腐败的玉米秸秆上分离得到一株能够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的弯颈霉属的柱孢弯颈霉菌株syzx4, 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使用Plackett-Burman法对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进行产酶显著性分析, 培养基组分对β-葡萄糖苷酶生产影响的排序为: 气爆秸秆粉(TCS)>KH2PO4>黄豆饼粉(SM)=(NH4)2SO4。响应面模型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为: TCS 25.72 g/L, SM 6.82 g/L, KH2PO4 1.90 g/L, (NH4)2SO4 3.21 g/L, 其余成分保持原始浓度。在30 °C发酵8 d, 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可以达到2.21 U/mL。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于人工流产术时及术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3月——2001年9月在本院计划生育门诊就诊、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妇女120例作为无痛人工流产组(简称:无痛组),同期按常规方法行人工流产的妇女120例作为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进行配对研究。无痛组用异丙酚1.5mg/kg复合芬太尼2μg/kg诱导,术中用异丙酚维持,人工流产术按常规方法施行。结果:无痛组术中异丙酚用量为2.7±0.7mg/kg,芬太尼2μg/kg,术中无知觉,120例妇女均无疼痛主诉。对照组轻度疼痛82例(68.3%),中度疼痛33例(27.5%),重度疼痛3例(4.2%)。无痛组在麻醉诱导及维持期间均出现呼吸频率下降,通过控制呼吸、面罩吸氧,SaO_2可以保持在99%以上,不需气管插管。两组妇女术前及术后宫腔深度无明显差异(P>0.05)。无痛组术中出血量为32.2±23.2ml,对照组为19.8±15.9ml,无痛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对人工流产术的主要影响是手术的出血量略增多,但不影响子宫收缩及术后恶露持续时间,该麻醉是一种有效镇痛方法,适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