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1.
本文对陕西凤翔孙家南头秦墓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人骨中C和N稳定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 人骨样品均可用于食谱分析; 由δ13C和δ15N值综合分析可知, 春秋战国时期陕西凤翔地区秦先民是以C4类植物为主食、辅以少量肉食的杂食性食谱; 经济模式可能为农业与畜牧兼营, 以种植黍、粟类等旱地作物的农业形式为主, 并辅以驯养牲畜; 根据墓主与殉人的δ13C和δ15N值对比分析, 推测殉人可能是与墓主饮食方式较为相近的姬妾或仆从之类的人;春 秋中期至战国晚期秦先民的食物结构较为稳定, C4植物比例与δ15N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当时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甘肃礼县西山遗址早期秦人的遗骸资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牙齿磨耗、龋病、生前牙齿脱落、上下颌骨表面骨质隆起等指标作为主要观察内容,与国内外相关样本组作对比分析;与此同时,结合食谱分析结果,西山先民饮食状况较为复杂多样,总体上以肉食居多,植物性食物也占一定比例;推测早期秦人的经济模式应为农牧兼营的混合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3.
戎人在古代多样性文化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文献记载的匮乏,对其生活历史信息的认知极少。陕西延安黄陵寨头河与史家河战国时期戎人墓地的考古发掘,为了解古代关中地区戎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则以两墓地出土的人骨为研究对象,采用C、N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讨论先民的饮食结构,探索其经济模式。结果表明:寨头河与史家河墓地先民的食谱相似,食谱中植物性食物主要来自粟、黍等C4类作物;除史家河墓地两个个体外,其余先民动物蛋白摄入较少,且未因性别不同而产生食谱差异。史家河墓地战国晚期秦人与早中期戎人的饮食结构相似。结合其他考古资料以及文献可知,寨头河与史家河墓地先民吸收关中农业文化后,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发展农业,形成了以农业种植为主、农牧混合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主要针对综合医院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对自身常见心理问题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本研究选取1 329名非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其在规定指导语下完成患者健康抑郁症状群量表(depression scale of 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PHQ-9)、躯体症状群量表(somatic symptom scale of the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PHQ-15)、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7-item scale, GAD-7)、健康焦虑量表(whiteley-7 scale, WI-7)等自评量表,并回答封闭式问题"您认为自己目前存在心理或者情绪问题吗?"。根据上述两种对自身心理问题评价方式的结果是否一致将患者分为心理问题评价一致组和心理问题评价不一致组。调查得到如下结果:心理问题评价一致组人数占研究总人数的48.3%。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该综合医院非精神科男性住院患者及少数民族患者较女性患者及汉族患者更难意识到自身心理问题(B=-0.227, p=0.044; B=0.643, p=0.022)。本研究说明,加强普及大众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对非精神科住院患者(特别是男性和少数民族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能正确评价自身心理问题并寻求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非精神科医生则需要更多关注到男性患者和少数民族患者,早期识别并正确处理其心理问题,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陈靓  汪洋 《人类学学报》2005,24(3):188-197
本文研究了出土于新疆拜城克孜尔墓地晚期青铜时代的人骨材料。根据形态观察并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克孜尔墓地居民的种系特征归属于欧洲人种的一支——地中海类型。  相似文献   
6.
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是十六国时期大夏国都城所在,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七个朝代共575年。其所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一直是人群往来、交融之地。本文参照《人体测量手册》所列方法对统万城遗址出土人骨进行颅面形态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统万城遗址出土颅骨是以亚洲蒙古人种为主体,在形态上既存在古人种类型的差异,又表现出多种古人种类型融合的特点,另外还有个体表现出少量欧罗巴人群的性状。统万城遗址居民颅面特征的多态性与融合性,和古代人群演化的历时性特点相吻合,与统万城历史上频繁的人群往来相关,欧罗巴人种因素可能来自粟特人的影响。男女两性居民的主体构成可能有不同来源,随着政治权力主体变化,农人与牧人所占比重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瓦窑沟青铜时代墓地颅骨的人类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靓 《人类学学报》2000,19(1):32-43
本文对陕西省铜川市瓦窑沟青铜时代墓葬出土的13例颅骨进行了系统的人类学分析。结果表明,这组颅骨的种族特征可归入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同时也显示出某种程度南亚类型的影响。在近代对比组中,瓦窑沟组的基本体质类型与华北近代组、华南近代组关系最近;在古代对比组中,它与火烧沟组和殷墟中小墓②组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出土人骨的碳氮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出土的人骨为研究对象, 测定骨中的碳、氮同位素比值, 揭示该地区古代先民的食谱特征, 探索当时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经济形态等历史信息。研究结果发现: 人骨样品的δ13C值分布在-18.96‰~-17.74‰范围内, 样品的δ15N值均较高, 分布在12.64‰~14.33‰范围内, 表明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先民的食物结构是肉类食物在日常饮食生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根据考古发掘出土的动植物遗存, 肉类的获取应来源于驯养的牛、羊等或部分狩猎所得的鹿等动物, 植物性食物主要来源于大麦、小麦等C3类作物, 这与其生活的环境和以游牧为主, 农业和狩猎为辅的经济形态密切相关; 男性与女性的食物结构相同。  相似文献   
9.
雷帅  陈靓  翟霖林 《人类学学报》2021,40(2):208-225
本文通过对西安鱼化寨史前婴幼儿乳齿特征的观察研究,发现人类乳齿与恒齿在种族识别方面具有相同的价值,且乳齿齿冠部分形态特征相较于恒齿表现的更加鲜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鱼化寨婴幼儿乳齿形态与东北亚人群具有的“中国型牙”接近,同时兼有少量东南亚人群具有的“巽他型牙”特征,这与同时期关中地区其他古代人群颅骨上反映的种族特征基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