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磷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18,自引:0,他引:118  
建立以亚热带湿生、水生植物为主的十二套下流行一上流-上行流人工湿地系统作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对策。以其中四套研究其在不同的水力负荷及气候条件下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人工湿地系统随处理运行时间的推移趋于稳定,对污水中的总磷、无机磷显示较好的净化效率,平均去除率在冬季达到40%以上,夏季达到60%以上,出水达到国家地面水Ⅲ级标准。水生植物在系统中起到明显作用,有植物系统的除磷效率及稳定性均高于无植物对照,其中2号茭白-石菖蒲系统的效果最好,总磷平均去除率为65%。4号9蔗-苔草系统在高水力负荷下的净效果优于2号。水力负荷的增加对系统的净效果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测定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植物根区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的结果表明 ,不同植物根区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不同 ,不同月份之间也有差异。根区磷酸酶活性与总磷的去除率相关性不显著 ;而脲酶活性与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对污水中总氮的去除率呈显著相关 ,根区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与BOD5及CODCr的去除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设计及净化功能初探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58  
阐述了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的设计,并测试其冬季污水净化效果,垂直流人工湿地由下地流和上行流方式的两池组成,对受污染地面水体中的CODCr,BOD5和TSS的去除率分别为53.6%,78.7%和80.2%,对细菌,总大肠菌,粪大肠菌和藻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9.4%,85.9%,89.7%和97.7%,。对KN,HN4^ -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9.2%,16.5%和25.8%,各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无明显差异。系统出水NO3^-N浓度高于进水,而有植物系统中又高于无植物的对照,表明湿地植物的存在有利于硝化,表明下行流-上行流人工湿地在冬季仍能较好地改善水质,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对水体水质改善和水生态系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植物间的相生相克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介绍了相生相克的定义,相互抑制和刺激促进现象,作用的影响因素,相生相克化合物种类等。首次对其化合物的提取、分离鉴定和生物测试等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叙述。从总体上对相生相克作用进行了较系统的评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