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对辽宁棋盘山森林公园种子植物的组成、分布类型和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棋盘山森林公园共有种子植物69科187属264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9属23种,被子植物65科178属241种;植被类型多样,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强烈的温带性质;区内具有一定数量的重点保护植物,但特有现象不...  相似文献   
2.
小叶锦鸡儿基因组DNA的提取及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叶锦鸡儿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其基因组DNA,通过优化AFLP技术体系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建立了适合小叶锦鸡儿的AFLP银染反应体系。改良的SDS法能通过在提取液中加入β-巯基乙醇防止氧化、加入PVP去除酚类等物质,获得满足AFLP分析要求的纯度高、完整性好的基因组DNA;用EcoRⅠ和MseⅠ37 ℃双酶切4 h后可以将500 ng的基因组DNA完全切开。酶切产物和接头经16℃连接过夜后,用带有1个选择性碱基的引物和带有3个选择性碱基的引物分别进行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扩增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用AgNO3染色,得到了清晰的指纹式样。小叶锦鸡儿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利用该技术研究小叶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九种海滨沙生植物解剖构造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对生长于北戴河海滨沙地的9种沙生植物的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叶结构出现各种旱生和盐生植物特征,如一些植物叶的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退化;多数植物的叶片较小;多数植物支脉和侧脉多等;(2)轴器官具有发达的表皮和机械组织,有异常结构的出现。说明北戴河海滨沙滩生长的9种植物的营养器官存在一系列的旱生结构特征,这些结构在减少蒸腾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储存水分,增强器官的机械强度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三裂叶豚草是一种外来恶性杂草,它的入侵不仅影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而且给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其花粉量大,是引起人体一系列过敏反应的致敏源。【方法】通过对2008~2010年三裂叶豚草分化时期和气象因素进行调查,以当年分化开始前一个月至分化结束的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间等数据,分析影响三裂叶豚草雄花序分化的气象因子。【结果】雄花序从未分化期至成熟期平均需26d。三裂叶豚草营养生长后期,较短的日照时间和日平均气温、较高的相对湿度和较大的温差等环境条件有利于三裂叶豚草雄花序较早地开始分化。而在分化早期,长时间较高的相对湿度不利于雄花序的分化。【结论与意义】外界环境的变化能够影响三裂叶豚草雄花序的分化,对其分化开始时间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为制定合理的三裂叶豚草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安全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刺萼龙葵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酶活性和真菌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入侵植物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变化,探讨刺萼龙葵入侵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机制,以期寻找防治刺萼龙葵的最佳时期。本试验利用土壤平板法对刺萼龙葵根际土壤真菌进行培养,共鉴定真菌22个属,并且从生长初期到开花期土壤真菌多样性显著增加;从生长初期到开花期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脲酶、脱氢酶、转化酶和蛋白酶活性变化显著;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刺萼龙葵从生长初期到开花期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与过氧化物酶活性相关性并不显著,而与其余6种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发现,刺萼龙葵开花期、现蕾期和四叶期与空白土壤和生长初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随着刺萼龙葵的生长,其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均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背景】自20世纪50年代三裂叶豚草传入我国以来,迅速蔓延,已给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近年来发现的豚草锈菌对三裂叶豚草有一定的致病性,具备生物防治潜力。【方法】本文利用植物生理学技术研究了豚草锈菌对三裂叶豚草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锈菌侵染后,三裂叶豚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随病级的增高和侵染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说明锈菌破坏了豚草叶片的细胞膜,导致其电解质外渗。同时,发病初期叶片内的丙二醛(MDA)与超氧自由基(O2.-)含量逐渐上升;当发病程度为3级时,O2.-含量达到最高;4级时,MDA含量达到最高。此外,锈菌侵染后,三裂叶豚草叶片抗坏血酸(AsA)含量持续上升,而脯氨酸(Pro)含量在发病后期下降,说明在三裂叶豚草与锈菌互作时,AsA含量虽然增加,但抗性并不明显,而Pro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结论与意义】豚草锈菌的侵入干扰了三裂叶豚草的生理生化反应,这将为深入研究豚草锈菌的致病机理、发挥其生物防治潜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背景】三裂叶豚草为我国外来入侵有害植物,是世界公认的危害性杂草,不仅影响农牧业的生产,而且其花粉含有致敏蛋白,能引起人体一系列的过敏反应,危害人类健康。植物内源激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代谢过程的调节控制密切相关。【方法】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三裂叶豚草雄花序分化过程中3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动态。【结果】在三裂叶豚草雄花芽分化过程中,赤霉素(GAs)的含量在分化初期比较平稳,从花蕾分化期开始急剧下降,雄蕊分化期又上升;吲哚乙酸(IAA)的含量始终处于缓慢上升的趋势;脱落酸(ABA)在花瓣分化期出现且迅速上升,在雄蕊分化末期达到峰值。3种激素中,ABA含量与三裂叶豚草花芽分化的相关性较明显。【结论与意义】ABA的出现及其含量是决定三裂叶豚草雄花序分化能否完成的一个关键因素。本研究为利用化学方法防治三裂叶豚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蒋玉玲  陈旭辉  苗青  曲波 《植物生态学报》2019,43(12):1079-1090
兰科植物的生存及生长高度依赖其根中的共生真菌, 其中的菌根真菌更是对兰科植物的种子萌发与后续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兰科植物根中的真菌, 尤其是菌根真菌, 对兰科植物的保护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 对中国辽宁省境内的9种属于极小种群的兰科植物的根、根际土和根围土中的真菌群落和菌根真菌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兰科植物根中的真菌群落和根际土、根围土中的真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异。兰科植物根中的总操作分类单元(OTU)数目远小于根际土和根围土中的总OTU数目。同时, 兰科植物根中菌根真菌的种类和丰度与根际土、根围土中菌根真菌的种类与丰度没有明显联系。FunGuild分析结果显示, 丛枝菌根真菌在根际土与根围土中的丰度非常高, 但在兰科植物的根中却数量极少。这些结果表明, 兰科植物根中的真菌群落与土壤中的真菌群落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组合行为学实验方法检测东莨菪碱制作小鼠谵妄模型。方法比较两组小鼠行为学变化:谵妄组(n=12)和对照组(n=8)小鼠分别腹腔注射15 mg/kg东莨菪碱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在注射后30~60 min之间对两组小鼠顺序进行黑白箱实验10 min,旷场实验10 min和非选择性非持续性注意力实验10 min—组合行为实验法,比较两组小鼠的5项行为学指标以检测谵妄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谵妄组小鼠5项行为学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小鼠在白箱中停留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小鼠的活动速度显著增快,P0.05,在沿壁区活动时间显著增多,P0.05,僵住时间显著减少,P0.05;小鼠"注意力"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组合行为实验法能反映谵妄诊断要素,更好地反映谵妄状态,且用时较短。  相似文献   
10.
22种禾本科植物叶片泡状细胞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徒手切片法和常规石蜡制片法观察了22种禾本科植物叶片的泡状细胞.结果表明:22种植物的泡状细胞可分为4种类型:水滴型、类圆型、石榴子型、鸡蛋型;每个泡状细胞组一般含3~7个泡状细胞;金狗尾近无泡状细胞,早熟禾仅具2个泡状细胞组,其他20种植物均具多个泡状细胞组;9种植物的泡状细胞组呈扇形排列,开度为直角或锐角,12种植物的泡状细胞组呈弧形排列,开度为钝角;13种植物主脉两侧无泡状细胞,9种植物主脉两侧具泡状细胞.禾本科植物叶片泡状细胞在形态、数目、分布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可以为禾本科植物的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