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流产术后并发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宫腔镜联合雌孕激素对宫腔粘连的干预效果,以期为宫腔粘连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流产术后并发宫腔粘连的患者100例作为粘连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流产术后未发生宫腔粘连的患者100例作为未粘连组。比较粘连组和未粘连组患者基本资料、既往史情况、手术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流产术后并发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将粘连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进行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宫腔镜联合雌孕激素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后首次月经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粘连组孕次、产次、吸宫时负压、吸宫时间以及合并盆腔炎时间均高于未粘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吸宫时负压≧500 mm Hg、吸宫时间≧15 min为流产术后并发宫腔粘连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治疗3个周期后首次月经量减少发生率、首次月经中期子宫内膜厚度≤8 mm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宫时负压≧500 mm Hg、吸宫时间≧15 min均属于流产术后并发宫腔粘连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以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以减少宫腔粘连的发生。而对于已发生宫腔粘连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雌孕激素治疗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主要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概述了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分子调控,及转基因研究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有生物学活性的粉尘螨过敏原蛋白Der f 3。方法:构建带有StrepⅡ标签的原核表达体系Rosetta-p ET44a-Der f 3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分别用梯度透析法和亲和层析法对其进行复性纯化,通过Western Blot试验验证目的蛋白的有效表达,最后用丝氨酸蛋白酶特异荧光底物及粉尘螨过敏病人血清分别鉴定目的蛋白的酶学活性及免疫学活性。结果:利用原核表达体系成功表达了目的蛋白Der f 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有目的条带出现。复性纯化后的过敏原蛋白Der f 3能够成功降解丝氨酸蛋白酶特异性荧光底物,ELISA试验结果显示该蛋白血清特异性Ig E在4级以上粉尘螨过敏病人中阳性率为4%。结论:成功获得有酶学活性及免疫学活性的粉尘螨过敏原蛋白Der f 3,为生产高质量的诊断试剂和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蜡样杆菌(Bacillus cereus)M22 Mn-SOD cDNA片断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不同种细菌Mn SOD氨基酸序列的保守区域 ,设计一对简并引物进行RT PCR扩增 ,产物经T A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JM 1 0 9,筛选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同源性分析 ,得到 4 36bpMn SODcDNA片段。根据此片段设计 5′端特异性引物 ,然后进行 5′RACE扩增 ,获得Mn SOD 5′端 387bpcDNA片断。将 2段序列进行拼接获得 5 94bpcDNA片断 ,编码 1 72个氨基酸。对推定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分析 ,结果表明其与炭疽芽孢杆菌 (Bacillusanthracis)同源性为 95 % ,且Gly77,Aly78,Phe86,Gln1 50 和Asp1 51 在已报道的Mn SOD中均存在 ,构成Mn SOD的活性中心。表明该序列为蜡样芽孢杆菌Mn SOD的cDNA序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