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江苏省稻瘟病菌的毒性多样性及水稻品种的抗病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13个已知日本抗病基因品种上检测1997-1999年采集自江苏省吴江,赣榆,通州,高邮和宜兴等5个代表地区的324个稻瘟病菌株的毒性,结果可将上述菌株划分为90种毒性类型,表明江苏省稻瘟病菌存在着丰富的毒性多样性,毒性类型组成在地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稻瘟病菌毒性类型组成有差异加大的趋势,在已知抗病基因品种上测定江苏省稻瘟病菌的毒力,结果显示:Pi-k^3,Pi-ta,Pi-ta^2和Pi-sh等抗病基因对江苏省的稻瘟病菌的抗谱很窄,而Pi-i,Pi-z,Pi-z^t和Pi-b等抗病基因的抗谱比较宽,可作为抗源加以利用,用6个代表性毒性类型菌株接种江苏省80筱水稻主载品种和新育成品种,品种抗性分析表明,上述水稻品种中的籼稻和杂交稻对江苏省稻瘟病菌具有较高的抗性,而粳稻品种的抗性较差,上述研究结果为利用水稻品种抗性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沙区植物种的一类种间竞争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沙坡头人工固沙植物油蒿和柠条为研究对象,针对水分是沙坡头植物生r长的限制因子的现实,研究了在水分条件限制下两种植物的种间关系,建立了混播油蒿、柠条种间竞争模型,验证了油蒿、柠条既竞争又稳定共存的关系,其目的为充分有效利用水资源、稳定人工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体细胞突变体HX-3抗水稻白叶枯病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感病杂交稻恢复系明恢63的成熟胚为外植体,利用离体筛选技术获得了抗水稻白叶枯病细胞突变体HX-3。连续8年以我国长江流域白叶枯病代表菌析浙173(IV型)对HX-3的R1到R9代进行抗性鉴定,HX-3的抗病性可以稳定遗传。抗性遗传分析表明HX-3的抗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1999~2000年连续两年利用我国、菲律宾和日本的32个水稻白叶枯病菌株,测定HX-3及IRBB1等13个具不同显性抗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抗性,HX-3抗谱广,且与已知显性抗病基因的抗谱不同。在此基础上,以抗白叶枯病近等基因系IRBB4、IRBB7、CBB12和IRBB21和HX-3杂交,进行等位性分析,4个杂交组合的F2代均出现抗、感分离,说明HX-3与这4个基因不等位。综合以上研究结果,HX-3具有1个新的抗白叶枯病基因,暂命名为Xa-25(t)。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沙坡头地区荒漠景观为背景,着重探讨干旱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种时,以密度为2500株/hm^2的油蒿样地最为健康;混种时,以样地5最为健康,其密度为5000株/hm^2,覆盖率亦最大。该结果说明适当的种植密度和方式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经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沙坡头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凡  李自珍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0):1731-1734
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环境管理的一个新问题。健康的生态系统意味着生态系统能正常发挥功能,实现生态系统的最佳服务。生态系统健康可以通过活力、组织和恢复力3个特征来测定。以沙区植物为研究对象,选择植物的新生枝长、株高、基径、冠幅和水分生态位适宜度等,作为评价生态健康的主要指标,建立了新的评价方法。依据试验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油蒿与柠条混播下,具有较高的健康指数;单播情况下,以密度为2500株/hm^2的柠条样地具有较高的健康指数。该结果为沙区人工植被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6.
固沙区时间尺度上生态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凡  李自珍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9):1596-1600
以干旱区沙坡头不同时间尺度上人工植被防护体系为研究对象,初步研究了在区域荒漠化的治理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演变对生态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土壤结皮是影响固沙区生态健康的主要因子,老固沙区的健康状况趋于衰退,而新固沙区在演变过程中逐渐达到一种健康稳定状态。这对今后如何对老固沙区进行生态恢复和人工建设、对新固沙区进行调节和维持,使其发挥最优防护效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异质城市景观中苔藓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苔藓植物是一类敏感的环境指示植物。通过对上海市市区及市郊5种景观类型中苔藓植物群落的取样调查,从丰富性、均匀性、相似性等方面进行了多种α和β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5种生境中的苔藓群落多样性指数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变化,对景观异质性有较好指示作用;同时苔藓植物平均株高和大型藓类比例在不同景观中也出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稻瘟病菌有性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凡  范永坚等 《菌物系统》2001,20(1):122-128
用标准菌株对1997-1999年在江苏吴江市、宜兴市、通州市、高邮市和赣榆县采集的325个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的可育性和交配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江苏省稻瘟病菌菌株的育性较低,可交配率为22.77%,可育率仅为7.08%。不同年份、不同地区采集的稻瘟病菌菌株的性亲和力和交配型有较大的差异,三年的交配率分别为26.61%、8.26%和33.64%;通州地区和赣榆地区菌株的交本相对较高,分别为26.15%和25.42%,宜兴地区菌株的交配率较低,只有15.38%。江苏省稻瘟病菌菌株的交配型在不同年份亦出现很大差别,1997年29个可交配菌株中有21个菌株表现为MAT1-2交配型,而1999年36个可交配菌株均为MAT1-1交配型。用江苏省稻瘟病菌的可育菌株进行互交,25个组合中只有6个组合能产生子囊壳和子囊,但均不产生子囊孢子,提示江苏省稻瘟病菌在田间产生健康有性后代的几率不大。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学分析表明,菌株的交配型是受单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