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为研究高等植物雄性不育特性的遗传本质,我们以具有野败型不育细胞质、细胞核相同的水稻二九南一号(Oryza sativasubsp.Indica)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正、负极向过氧化物酶、β-淀粉酶、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叶蛋白,结果初报如下。一、正、负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所分析的7个组织(根、茎、叶、芽鞘、胚轴、花药、胚乳)中不育系与保持  相似文献   
2.
水稻二九南一号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药生化特性已有报道,发现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β淀粉酶等的同工酶有明显差异。此研究集中在花药中,无法探讨不同生长发育期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的遗传差异,同时他们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没有作负向分析。为探讨水稻二九南一号雄性不  相似文献   
3.
Alam等(1969)以苏丹草花药为材料,进行正极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系的酶带数少于保持系。而代尧仁等(1978)在水稻,及傅鸿仪等(1980)在高梁花药中分别得出与Alam等相反的结果。我们以籼稻野败型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以及F_1幼苗进行了负极向和正极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当进行正极向电泳时,其酶带数不育系少于保持系,恰与Alam的结果相似(待发表);而当进行负极向电泳时,则情况相反,不育系酶带数明显地多于保持系。这种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之间存在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表达的调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在国外,同工酶应用于农业方面的研究早在六十年代初期就有报道。如ALam和Sandal利用电泳分析方法研究了高粱雄性不育系和可育系花药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发现不育系的这两种同工酶的条带数均少于可育系。Schwartg以同工酶研究玉米杂种优势,找到了杂种优势的同工酶指标。例如,他用两个不同的玉米自交系杂交,以所得的杂种为材料,分析  相似文献   
5.
6.
7.
大量工作证明,电离辐射所引起的生物体遗传性状的改变,主要是由于辐射使DNA分子结构受到损伤。譬如,辐射可能使DNA分子单链或双链断裂,或者个别碱基发生缺失、置换、移码等,从而造成基因突变。对辐射损伤的生理生化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弄清诱发突变的性质和机理,掌握和运用诱发变异的规律,更好地为生产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内外不少研究者以同工酶为“生化指标”来探讨高等植物中的许多理论和生产实践问题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许多工作表明,把同工酶作为一项“生化指标”是正确的和合适的。关于同工酶的分析方法虽已有论述,但目前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如凝胶上同工酶谱型的重演性问题,即同一样品,在同一实验方法下,不同人操作结果是否相同;每次分析间隔一定时期(如间隔一周)和数次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