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地衣植物对放射性物质具有富集作用,在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尚未见有报道。本文作者对采自不同地区的22种地衣进行了低本底α,β射线总放射性的测定和NaI(TL)γ能谱的分析,结果表明:地衣中长寿命放射性核素有明显的积累现象,并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趋势。因而,了解地衣体中放射性含量水平、核素性质及分布状况,进而为研究环境放射学、地衣污染生态学等学科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了酸雨对翅荚木细胞透性、pH值、等电点、耐酸力均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是随酸雨pH值的下降和浸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发芽种子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呼吸强度和可溶性糖、粗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也是随酸雨pH值的下降而降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和a/b的比值,pH 5处理与对照无差异,低于pH4以下的处理叶绿素a含量则大幅度减少。叶绿素b含量则较稳定。根系的活力也是随酸雨pH值下降而急剧减少。酸雨对翅荚木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及胚和幼苗的生长,都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酸雨对叶片的伤害,也是随酸雨pH值的降低、喷洒次数的增多和浸没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3.
PP333对油菜种间杂种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品种Willi与埃塞俄比亚芥(B.carinata)F_4代种子,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品种郫县早黄油菜和七星剑作母本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授粉后胚发育到手杖期的不饱满种子,用75%乙醇处理30s,再用0.2%HgCl_2浸泡12min,无菌水冲洗3次。甘蓝型作母本的组合接种在1/2MS大量元素和1/2MS附加不同浓度的PP333的液体和固体等7种培养基上。  相似文献   
4.
新疆草原地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区孤山屯沼泽地13000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气候异常给世界农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灾害。关于造成气候异常的原因,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等都是人们极其关心的课题。为此,有关科学家正在采用多途径探索研究这个问题。孢粉分析法,即为其重要方法之一。利用它来探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植被和气候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可为预测气候变化的趋向提供科学上的根据。一、自然概况我国东北长白山区现有很多适宜于花粉沉积的沼泽地和火山口湖,为孢粉研究提供了天然记录。本文研究的孤山屯沼泽地,即其中之一。该沼泽地位于长白山西北坡、吉林省辉南  相似文献   
6.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9个具代表性钻孔的孢粉分析结果讨论了本区约自12000年以来的环境变迁。孢粉序列表明:本区约在距今12000年前就已发育了亚热带性质的落叶常绿阔叶林,约在9000—5000aB.P.常绿阔叶林获得大发展。孢粉序列良好地记录了古季风盛衰的历史,表现在:12000—10800aB.P.较温湿,东南季风强度加强;10800(或11000-10000(或10300)aB.P.偏闵干,东南季风强度减弱,对应于新仙女木期;约自10000a.P.起,气候好转,气温明显上升,东南季风强度再次增强,约在9000—5000aB.P.温暖湿润,为东南季风强盛期。此外.还讨论了约在距今11000年前的海侵,全新世下限和哥德堡事件的年代问题,并确定哥德堡事件的年限为11000—1000aB。P。  相似文献   
7.
太湖16000年来沉积环境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建  刘金陵 《古生物学报》1996,35(2):213-223
通过对太湖钻孔岩芯岩性,结构,构造的剖析及粒度,磁化率的测试,发现冰后期东太湖形成于跑今6500年前,在距今6500-5800年,为一水深约2-3m的,经常受到流水作用影响的浅水湖泊,距今约5800-5700年,东太湖曾一度干枯或接近于干枯,距今5700年以来湖泊变浅,平均水深只有1m左右,由于湖泊变浅,湖底经常遭受波浪的扰动,形成波状层理或透镜状层理。西太湖局部洼地集水成湖的时间比东太湖早,并且  相似文献   
8.
通过太湖两个钻孔岩芯有机碳同位素(13C/12C)的分析,发现δ13C的垂直分布与太湖地区16000aB.P.以来古气候波动相关。根据δ13C垂直分布曲线可推测,大约在11000—6000aB.P,太湖地区处于温暖湿润期,气温高于现在平均温度。另一方面,根据太湖两岩芯沉积物的δ13C值的对比发现,大约在11000—6000aB.P,西太湖(W1B)岩芯沉积物的δ13C平均值明显高于东太湖(E2B)。据此可认为,在这一期间西太湖很可能有过海水侵入。  相似文献   
9.
Moricandia是十字花科中唯一的具C3C4植物的属。为向十字花科芸苔属(Brasica)作物中转移C3C4等重要性状提供基本信息,从可交配性和RFLP指纹图谱两个角度研究了Moricandia与芸苔属作物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Moricandia与芸苔属作物间的可交配性很低,仅从M.arvensis×甘蓝型油菜的105枚培养子房中获得4个杂种苗。用23个甘蓝型油菜核DNA探针和4个甜菜线粒体DNA探针检测了芸苔属作物和MoricandiaC3C4植物间DNA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多态性。Moricandia与芸苔属物种间的同源性很高,其中白菜型油菜与M.nitens之间在核基因组上的相似性甚至大于它与同属的甘蓝型油菜间的相似性。MoricandiaC3C4物种与芸苔属作物在核DNA和细胞质DNA间的高度同源性,揭示了通过有性杂交或原生质体融合及染色体间重组的途径向栽培种转移重要基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低氧时间大鼠颏舌肌肌纤维类型的变化。方法:建立低氧模型,血气分析证实模型成功建立。在低氧不同时间点分别取低氧组和正常组雄性SD大鼠颏舌肌进行HE染色,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检测肌纤维类型的变化。结果:血气分析结果证实低氧组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发生明显下降(P0.05)。低氧1周组、2周组、3周组、4周组较正常组氧分压下降至55.04±2.31 mm Hg,52.69±1.51 mm Hg,49.80±1.39 mm Hg,50.11±3.02 mm Hg(P0.05);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7.51±1.81%,70.13±2.90%,74.20±1.95%,74.97±2.36%(P0.05)。HE染色和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低氧2、3、4周组Ⅱ型肌纤维所占比例较相应正常组依次升高:45.92±1.8%,57.44±2.1%,56.89±2.6%,在第三周时达到顶峰(P0.05)。RT-PCR结果也同样验证了这一规律。结论:随着低氧活动的进行,颏舌肌肌纤维类型发生有规律的转化,从而影响着肌肉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