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丹江口水库淅川库区大气氮湿沉降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大气氮沉降是除河流输入外水库水体重要的外源氮输入途径。以丹江口水库淅川库区为研究区,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库区周边设置了6个采样点,采集并分析了库区大气氮湿沉降样品,探讨氮湿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对水库水体外源氮输入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氮湿沉降量为24.21 kg hm-2 a-1,其中氨氮占比(47.45%)为最大,有机氮占比(36.34%)次之,硝氮占比(16.21%)最小。硝氮湿沉降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氨氮、有机氮湿沉降量的季节差异显著,氨氮是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而有机氮是以秋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氨氮、硝氮、有机氮湿沉降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氨氮、有机氮湿沉降量与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总氮、氨氮湿沉降量分别为1321.98 t/a和627.34 t/a,分别占河流总氮、氨氮入库量的10.82%、34.85%。研究结果可为探索有针对性的库区水体氮污染控制途径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类胡萝卜素尤其是叶黄素循环类物质在植物抵抗由强光照引起的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洋桔梗对强光照的抗性,从拟南芥中克隆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参与叶黄素循环关键酶——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AtchyB),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洋桔梗中,最终得到遗传转化植株2个株系,研究发现,转基因植株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且叶黄素循环池被不同程度地放大。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转基因洋桔梗植株对光照耐受性明显强于对照组,且转基因植株生物量也明显提高。表明过表达AtchyB基因使洋桔梗光胁迫耐受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基因工程作为改造马铃薯性状的重要手段,一直备受关注。优化马铃薯组织培养体系及外源基因转化条件是进行马铃薯转基因工作的基础。以三种熟性不同的马铃薯栽培品种(东农303、早大白、大西洋)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实验,对茎段和试管薯的分化体系进行筛选、优化,建立不同品种茎段的愈伤再生体系及试管薯直接分化再生体系。将以LYCB为目的基因,以NPTII为筛选标记的载体,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分别对三种材料试管苗的茎段及试管薯进行转基因操作,并对转化条件进行优化,以建立适合于不同品种马铃薯茎段及试管薯的遗传转化体系。以研究中得到的最佳离体再生体系及最优遗传转化体系为基础,利用PCR方法,进行阳性植株检测并统计。研究发现,在东农303、早大白、大西洋三种品种中,经由茎段愈伤组织转化,获得的阳性植株转化率分别为36%、35%、28%;经由试管薯直接分化,获得的阳性植株转化率分别为43%、45%、17%。在后期转基因操作中,东农303/早大白转化时可采用试管薯作为试验组织,大西洋则适合用茎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膳食调查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在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的应用。方法:采用24 h回顾法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拟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和营养风险筛查,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调查的25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中,通过24 h回顾法膳食调查发现,患者每天平均摄入的热量为1 602.8±172.5 kcal,仅达到目标需要量的64.1%,76例患者显示为营养不足(BMI < 18.5 kg/m2)。通过NRS2002调查发现,162例患者NRS-2002评分≥3分,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3.3%。此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吻合口瘘这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分别为9.9%vs 6.4%(P=0.006)、6.2% vs 2.1%(P<0.001)。平均住院时间方面,有营养风险的患者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患者(14.18±2.37 vs 12.75±1.91,P=0.04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前热量摄入量较低,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均较高,鼓励术前进行膳食调查联合营养风险筛查,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胶原多肽对于亚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SPF级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酒精对照组和胶原多肽(CPs)组(剂量分别为0.225、0.45、0.9g/kg·BW),以乙醇6g/(kg·d)染毒4w造成大鼠亚急性酒精中毒,同时给予胶原肽干预,4w后处死大鼠,测定体重变化和血清转氨酶、血脂、蛋白、抗氧化酶等指标。结果:连续4w摄入酒精造成大鼠生活状况和一系列血清指标的改变,CPs干预能够缓解亚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生活状况,逆转酒精导致的高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增强抗氧化酶SOD活性同时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总甘油三酯(TG)水平,但是由于模型的局限性,肝乙醇脱氢酶(ADH)、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改变。结论:CPs对大鼠亚急性酒精中毒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包括减轻肝脏损伤、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改善脂类代谢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枸杞VDE基因的全长cDNA,通过对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表达产物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位点并验证其功能,为研究枸杞紫黄质循环的作用机理打下基础。方法: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和RT-PCR方法克隆枸杞VDE基因全长cDNA序列,生物软件分析VDE的生物学信息。构建VDE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VDE,转化大肠后用IPTG诱导VDE过量表达;并构建体外反应体系对VDE表达蛋白酶功能进行验证。结果:LcVDE基因的ORF长1 413bp,编码的蛋白由47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53.61kDa,等电点为5.77。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枸杞VD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过量表达。克隆基因表达蛋白进行紫黄质的脱环氧化反应,吸收光谱和HPLC的分析结果表明,表达蛋白催化了紫黄质的脱环氧化反应。结论:克隆得到的VDE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紫黄质脱环氧化酶的的功能与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枸杞抗逆境胁迫的机制,并为转基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提供优质的基因资源。方法:提选取盐胁迫后脯氨酸含量变化较大的耐盐植物枸杞为材料,用1.5%NaCl处理后,提取枸杞叶片总RNA,利用 RT-PCR 及3' RACE方法克隆获得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delta 1-pyrroline-5-carboxylate synthetase,P5CS)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LmP5CS,构建pH7m24GW,3rc-LmP5CS植物表达载体。结果:LmP5CS基因的ORF长2 154 bp,编码1个等电点为6.07、分子量为 77.5kDa、由71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枸杞在200 mmol/L NaCl 盐胁迫下, LmP5CS基因表达量随处理时间,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9h基因表达量最高,脯氨酸含量变化与之一致。结论:LmP5CS基因在盐胁迫下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建立高纯度小鼠肝血窦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的基础上研究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肝血窦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首先通过胶原酶灌注消化、percoll梯度离心和选择性贴壁分离得到高纯度、可在体外条件下培养的肝血窦内皮细胞,其次用不同浓度的DAPT(15 μmol/L、45 μmol/L、75 μmol/L)处理细胞,然后通过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eal time PCR检测相关分子改变.结果:在体外条件下DAPT对肝血窦内皮细胞的增殖起到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随着DAPT浓度的增加相应的增加;DAPT能够导致肝血窦内皮细胞Notch信号下游分子Hes1表达下调,VEGF信号中VEGFR1表达下调,VEGFR2表达上调.结论:γ分泌酶抑制剂(DAPT)通过抑制肝血窦内皮细胞Notch信号,引起肝血窦内皮细胞表面VEGFR1表达下调,VEGFR2 表达上调显著增加肝血窦内皮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枸杞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ascorbate peroxidase,LmAPX)在原核中的表达和酶学特性以及在酵母菌中的抗氧化能力,为进一步研究逆境诱导的抗氧化胁迫的作用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将LmAPX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异源表达,采用 Ni2+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并对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酶活进行研究,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测定该酶的Km和Vmax值。将LmAPX转入酵母菌株W303中进行H2O2和NaCl氧化胁迫处理。结果:该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40℃和6.5。当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浓度过量时,对H2O2的Km和Vmax分别是0.17±0.02 mmol/L和11.78±1.88 mmol/min·mg;当H2O2浓度过量时,对AsA的Km和Vmax分别是2.19±0.40 mmol/L和58.82±3.51 mmol/min·mg。含有LmAPX基因的酵母菌株,在半乳糖的诱导下在8 mmol/L H2O2和100 mmol/L NaCl的培养基上的生长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LmAPX蛋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和耐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药物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为实验模型,研究中药红景天苷对该模型是否有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方式,结合该药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该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10对同窝同性别8周龄小鼠,每对内两只小鼠随机分进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EG)与对照组(control group,CG).进行CCl4腹腔注射诱导小鼠肝纤维化,并在诱导中期实验组加入红景天苷,对照组继续原诱导方案.诱导12周结束后取小鼠肝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巨噬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及血清Hyp含量表达测定.结果:实验组小鼠肝组织形态较好,假小叶形成较少,胶原沉积也相对较少(P<0.001),其血清中的Hy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组小鼠肝脏中,F4-80标记的巨噬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景天苷能够影响小鼠的正常肝纤维化进程,该药减轻了小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对小鼠肝纤维化进程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作用的发挥可能是该药物影响了肝脏中的Kupffer细胞的增殖或者凋亡,从而使得该细胞对炎性信号调控发生变化,使得肝星形细胞分泌胶原减少得以实现.该药在大鼠及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上的治疗作用提示其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